1月9日 讀經概要
1月9日
創21-23章;太8:1-17
今天是1月9日。要讀的經文是《創世記》21-23章,《馬太福音》8章1-17節。
創21章 主要記載的是:應許的兒子終於降生了,屬血氣的兒子以實瑪利被逐出。
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以撒一樣,在反復的應許和等待中誕生。在這一點上,以撒身上帶著耶穌的影子。他是全然不同的兒子,是從應許而來的,是從神而來的。
一個人接受了主的生命,他裏面就有一個以撒的生命,是重生的生命,將要承受永遠產業的生命。
因此,以撒出生后,以實瑪利必須離開,因爲他不能承受產業。這個產業不是屬地的產業,乃是屬天的。屬肉體的和屬靈的之間,就是有這個根本的衝突,他們必須分開。
這代表,我們屬靈的生命必須勝過屬肉體的生命,我們裏面才有平安。可悲的是,我們許多人裏面還是以實瑪利為長子,裏面的以撒如何能夠過好日子呢?
22章 亞伯拉罕獻獨生愛子以撒。
對亞伯拉罕來説,這是他屬靈的最高峰,也是神給他的最大的試驗,目的是要向天使和世人表明:他是何等的愛神,順服神,以至於甘願捨棄一切。
神呼召亞伯拉罕帶著獨生的兒子,他所愛的以撒,往摩利亞地去,在神所指示的山上獻為燔祭。
亞伯拉罕面對的是何等難的考驗!那一晚他必定整夜未眠,内心經歷了巨大掙扎。這考驗不僅僅是犧牲自己所愛的兒子,更是關乎神自己的應許、神的國度的實現。以撒不就是神所應許的哪一個後裔嗎?如果他死了,神的計劃如何實現?
亞伯拉罕是如何勝過内心的掙扎呢?希伯來書11:17-19給我們看到,“亞伯拉罕因著信,被試驗的時候,就把以撒獻上……他以爲神還能叫人從死裏復活,他也仿佛從死中得回自己的兒子來”。
他不但得回自己的兒子,更是得到如天上的星、海邊的沙那樣多的子孫!
亞伯拉罕最後完全順服了神的要求,帶著自己心愛的兒子上山去!
經文詳細描寫了父子二人走向祭壇的過程,每一步都飽含著父親的愛與不捨。
當以撒問父親:父親啊,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?
這叫亞伯拉罕如何回答呢?他怎麽忍心對兒子說:你就是那個羊羔?
弟兄姊妹,我们怎样才能理解父神把独生子交在加略山十字架上時的心情呢?只有当我们站在亚伯拉罕的立场上时,也只能略微地读懂他的心肠。
然而,必定是出於聖靈的感動,亞伯拉罕回答說:我兒,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。
是的,神真的早已預備了一隻羊羔。這只羔羊就是神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。
在亞伯拉罕獻以撒的過程中,我們也不能忽略以撒的反應。他那時應該已經長大,有力量拒絕被獻,然而他卻甘願順服父親的要求,完全的配合,沒有一句怨言。這豈不是基督順服天父的完美圖畫嗎?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: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;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(太26:39)
23章 亞伯拉罕埋葬撒拉
亞伯拉罕一生的伴侶撒拉死了,他為她哀哭,然後買了一塊地將他埋葬。
爲何聖經花這麽多筆墨記錄撒拉的葬禮?原來,這一章的要點是和土地的所有權有關的。
亞伯拉罕爲了埋葬撒拉,執意要從赫人手裏購買一塊地。最後,18節和20節重複提到那地就“定準”歸於亞伯拉罕。
到這個時候爲止,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還是一個寄居者,並沒有擁有迦南地。
神曾應許說,迦南地是亞伯拉罕的。但從實際產權上說,亞伯拉罕這時只擁有這一塊墳地。但這一塊地意義重大。它是一個見證的記號在那裏。雖然要等到400年以後,亞伯拉罕的後裔才能真正得到迦南地,但這一塊墳地已經做了一個印記,證明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必然實現。
因此,以後他自己也埋葬在這裏,以撒、雅各也埋葬在這裏(創25:9,35:27-29,50:13)。表明他們都是帶著信心死的。
希伯來書11:13說:“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,并沒有得著所應許的;卻從遠處望見,且歡喜迎接,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”16節,“他們卻羡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”
弟兄姊妹,你有在信心裏望見神爲你預備的更美的家鄉嗎?
馬太福音8:1-17 主題是:主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,擔當我們的疾病。
主耶穌在5-7章讲完了登山宝训之后,就“下了山”。第8-9章记录了主耶稣下山后的行動,他医治病人,呼召門徒,不辞辛苦地去各地各处寻找灵里饥渴慕义者。
主耶穌來世上,不只是傳天國的福音,以君王的身份和權柄教訓人,他也以僕人的身份謙卑地服侍人,最後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軟弱。
主耶稣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麻風病人。在圣经中,“大麻风”象徵神对犯罪之人的惩罚,是咒詛的記號。但是,神的兒子來世界上就是要除去這個咒詛,恢復人與神之間的關係。因此,主耶穌不但說“我肯”,更是滿有憐憫地伸手觸摸病人,使那人確信他已被神赦免和接納。
這個麻風病人其實代表了我們所有人,我們都是不潔净的人。主耶穌已經告訴我們“他肯” 潔净我們,並且已經為我們流出寶血,問題是我們是否肯跪在他面前接受他的救恩?
百夫長是羅馬人,有一定的地位,但在主耶穌面前,他承認自己不配。并且他相信主耶穌的話語帶著權柄。主耶穌大大稱贊他的信心,並立刻把他和天國裏的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連在一起。這就表示,所有以信為本的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都在天國裏有份。然而那些徒具宗教外衣,内心并不真信耶穌基督的人,卻要被趕到黑暗裏,永遠受痛苦!
當彼得的岳母被醫治以後,立刻起來服侍主耶穌。這是我們應當效法的榜樣。若我們真得著了主耶穌的恩典,怎能不發出感激之心呢?怎能不願意起來服侍呢?
17節是這一段的總結:主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,擔當我們的疾病。
聯係我們剛剛讀的《創世記》22章,主耶穌耶和華以勒,就是神在山上為我們預備的羔羊,他來要代替我們的軟弱,賜給我們新生命的能力,使我們在主的國度裏為他奔跑不困倦,行走不疲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