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1日 讀經概要
2月11日
利6:8-7章;太27:27-56
還記得有哪五種獻祭嗎?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贖罪祭,贖愆祭。讓我們再回顧以下每種獻祭的屬靈意義:
燔祭預表基督完全奉獻自己給父神,完成神的救贖計劃;也教導我們完全奉獻自己給神作為活祭,為神而活。
素祭預表基督完美的生命,他凡事捨己犧牲如同麥子被碾碎磨細,成為生命餅,使人飽足;也教導我們要追求聖潔,遠離污穢。
平安祭預表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;也教導我們當存感恩的心,活出與人和睦的生活。
贖罪祭預表基督獻上自己做永遠的贖罪祭,擔當我們的罪;也教導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悔改,對付自己的罪,靠基督十字架上的恩典,得以成聖。
贖愆祭預表基督償還了我們給神帶來的虧損;也教導我們向神認罪,向人認錯,道歉,賠償損失。
這一部分的經文,是神向亞倫和他子孫說的話。前面的1-5章是向以色列百姓說的。
神在此更清楚地解釋了一些獻祭的細節。神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祭司們嚴格遵守律法的規定,不容許他們自行增添任何內容,因為哪怕是最細微的人為創新,都会玷污聖物。因此,神連最微不足道的細節也設立了明確的規範。
6章
8-13節,強調一件事,就是祭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,不可熄滅。到第9章那裡我們可以看到,這個火不是祭司點著的,而是從神那裡降下來的。一旦點著了,祭司的職責就是往裡面添柴,使火保持燃燒不息。在晚上,要保持火不熄滅,就要警醒守望,不可沉睡。遇見有風雨來襲,要保持火不熄滅,更是要付出代價去守護。
弟兄姊妹,我們心中對神的愛火也不是我們自己點著的,而是從神那裡而來的。我們的責任是每天親近神,順服神的話,警醒禱告,使這份火熱保持不變。一旦發現心裡的火減退了,我們要馬上悔改轉向神,再次求神將其挑旺!願神將十字架的愛多多加給我們,使我們殷勤不懶惰,心裡火熱,常常服事主(羅 12:11)。
關於每天常獻的祭,在出29:38-46也曾提到。神應許說:“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,和你們說話……會幕就因我的榮耀成為聖”。可見,每一次獻祭都是與神會面時的時刻。同樣,我們每一次讀經禱告也是與神會面時的時刻,神要向我們說話,他的榮耀使我們成為聖潔。
14-18節是關於素祭的補充細節。祭司吃素祭的時候,要在聖處吃,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裡吃。神彷彿讓祭司與祂同席吃喝,藉此彰顯祭司職分的尊貴。然而,這種特權並不是讓他們隨意行使,而是要他們在享用這些祭物時,仍然保持對神的敬畏。因此要約束他們只能在聖所吃,使他們意識到,作為神的仆人,他們必須常常住在基督裡,分別為聖。
18節和27節提到“凡摸這些祭物的,都要成為聖”。這裡的意思不是說,隨便什麼人只要一碰祭物就變成聖潔。這話乃是一個命令,就是分別為聖的祭司才可以摸這些祭物。這也正是為何神要膏立亞倫的子孫,使他們成為分別出來的祭司,唯有他們才有資格觸碰和管理這些分別為聖的祭物。
聯繫今天的教會,這個規定就教訓我們,教會裡的大小服侍都要分別為聖,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做的,必須是蒙恩得救,被神呼召,活出聖潔生活的人才能碰。恐怕教會的聖工被世俗污染了,大大損害教會整體的屬靈品質。
這個原則,在後面的經文裡又再次強調。
祭司在獻祭時,若衣服上沾了祭物的血,必須在聖處洗淨;煮過祭肉的瓦器要打破,銅器要擦洗乾淨。這依然是在強調祭物的神聖性。因為,如果連祭司在獻祭時沾染的不潔都要嚴格清理,那麼普通百姓更應當敬畏聖物,不可隨意觸碰。換句話說,神所分別為聖的祭物,絕不可與凡俗之物混合,人也不可隨意接觸,以免招致罪的後果。
總之,神在此強調,聖物必須保持其聖潔,不可因人的隨意觸碰而被玷污。這不僅是為了維護祭司職分的尊貴,更是為了教導神的百姓,認識神的聖潔,不可將神的事視為平常。
7章 祭司的特權與神的恩典。
在這些經文中,摩西再次確認了祭司的權利,並補充了一項此前未曾提及的例外情況。總體而言,他重申,凡是至聖的祭牲所剩下的部分,都應歸祭司所有。摩西清楚地指出,唯有亞倫的子孫可以享用這些神聖的供物,因為他們是神所膏立的,得以親近祭壇。
然而,為了避免祭司之間的紛爭,神特意設立了一條規定:某些特定的祭物只能由獻祭的祭司本人領取。雖然所有祭司都應該心甘情願地履行職責,但神體恤人的需要,特意規定了一些報酬,以激勵他們更盡忠職守。因此,平安祭的餘剩、祭牲的右腿,以及贖愆祭的肉,都要歸給那些具體執行贖罪與灑血儀式的祭司,作為他們的報酬。
但同時,神並不希望祂的祭司為了利益而服侍,而是要出於敬虔之心事奉祂。因此,當神藉著彌迦先知責備以色列祭司時,說:“首領為賄賂行審判,祭司為雇價施訓誨”(彌3:11)。這不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心甘情願事奉,更是因為他們雖然領取了神所賜的供應,卻仍然以詭詐之心虧待那位設立他們的主。
神所設立的制度既維護了祭司職分的尊貴,也保障了祭司的生活所需,使他們能更專心地履行職責。然而,神要求祭司的服侍應當出於敬虔,而非貪婪。這提醒所有事奉神的人,不應將神的恩典視為理所當然,而應以感恩的心竭力服侍,以榮耀那位呼召他們的主。因為神應許我們,若在基督的患難裡有分,必在基督榮耀國度裡有分(啟1:9);我們若和他同受苦,也必和他同得榮(羅 8:17)。
太27:27-56 基督的受難
對於基督的受難場景,我們不必多做解釋,請大家親自閱讀經文,帶著敬畏的心和感恩的心去觀看我們的主是如何為你我的罪受羞辱,受痛苦,最後被釘十字架。這一切的奧秘,遠非人言所能盡述,唯有在安靜的默想中,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其中的恩典。
讀完以後,我們當思想:
首先,我們的罪污理當招致神的厭惡,連天使也當憎惡我們;但基督為了使我們在天父面前成為聖潔無瑕,甘願受人唾棄,忍受一切羞辱。祂所受的凌辱,為我們換得了天上的恩寵,並且重塑了我們因罪而被玷污、甚至幾乎完全泯滅的神的形象。這都讓我們看見神的不可思議的憐憫,基督對我們的無限大愛!
其次,我們從基督所受的羞辱學到一個重要的功課:基督的國度不應以屬世的眼光來衡量,而應以信心與聖靈的判斷來認識。倘若我們的心仍被世俗所捆綁,我們就會輕視基督的國度。然而,當我們的信心被提升至天上,我們便會看見基督的屬靈榮耀,以至於十字架的羞辱在我們眼中不再是恥辱,而是榮耀的冠冕。正如保羅所言:
“他既有人的樣式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,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和地底下的,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。”(腓 2:8-9)
因此,即使今日世界仍然嘲笑基督,我們也當憑信心超越這一切的冒犯,不被惡人對基督的藐視所動搖,而是注目於天父如何以榮美的冠冕和王權尊榮祂的愛子,使祂超越一切受造之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