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0日 讀經概要

3月10日

民数记32章;马可福音14:43-52

民数记32章 两个半支派不肯过约旦河

在过约旦河之前,以色列人已经进行了三次战争,第一次是击杀迦南人亚拉得王(民二十一1-3),第二次是战胜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(民二十一21-35),第三次就是击杀米甸人的五族(民三十一1-12)。打了这三场胜仗以后,以色列人基本上做好了进军迦南的准备。但是,就在这样一个令人鼓舞的关键节点上,发生了一件让摩西和以色列人众人都非常吃惊的意外事件。这个事件就是有两个支派竟然提出他们不想过约旦河了,他们想要定居在约旦河东刚刚得着的土地上——就是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土地。

这两个支派是流便和迦得支派。他们为何提出这个要求呢?因为他们的牲畜极其众多,又看见这片土地适合放牧牲畜。这片土地原属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,的确雨水充沛,水草茂盛,适合放牧。他们看见这地,就喜欢,就想得到。

首先要问的是,这个理由成立吗?可以据此来提这样的要求吗?这个理由当然是站不住脚的。以色列十二个支派都有很多牲畜。若这两个支派可以以牲畜多来作为理由,其他支派都可以同样以此为理由来要求土地。就算他们拥有的牲畜比其他支派多,这也不能作为抢先占领土地的理由。

事实上,神在26章数点第二代以色列人的时候,就提前告诉摩西分地的原则了,“你要按着人名的数目将地分给这些人为业。人多的,你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。人少的,你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。要照被数的人数,把产业分给各人。虽是这样,还要拈阄分地。他们要按着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为业。要按着所拈的阄,看人数多,人数少,把产业分给他们”(民二十六52-56)。分地的原则很清楚,就是按照人数多少和拈阄(抽签)来决定。

因此,这两个支派是在公然藐视神的吩咐。

其次,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约旦河东的这片土地属于神所赐的土地吗?神所应许的土地范围到底是哪里?

神最早应许亚伯拉罕的时候,给的范围是很广的,“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”( 创世记 15:18)。

在西奈山的时候,神给的范围是:“我要定你的境界,从红海直到非利士海,又从旷野直到大河(幼发拉底大河)”(出23:31)。

因此,约旦河东的土地是属于神所应许的范围。

再者,在攻打亚摩利王和巴珊王之前,神也的确应许说:“我要将西宏和他的地交给你,你要得他的地为业”(申二31)。

所以,这两个支派所看中的土地,可以算入可分配的土地中。但是,在其他支派都还没有得着地的时候,这两个支派抢先占领取得产业,就显出他们的自私和贪心。

他们只考虑自己,而没有考虑神的心意和其他支派的利益,他们把其他弟兄甩在一边,自己抢先下手。这样的举动势必引起其他支派的不满,甚至引发纷争。他们不惜得罪其他弟兄,也要得这片土地。

就像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,雅各、约翰的母亲求耶稣说“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,一个坐在你右边,一个坐在你左边”(太二十21), “那十个门徒听见,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”(太二十24)。所以主耶稣就告诫他们说“你们中间谁愿为大,就必作你们的用人。谁愿为首,就必作你们的仆人。正如人子来,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。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”(太二十26-28)。神的百姓不要为利益和弟兄争抢,而是要甘愿谦卑服侍弟兄。

摩西听到他们的要求之后,反应如何呢?

摩西很生气,认为他们的行为本质上和38年前的10个不信的探子报恶信是一样的,会使以色列人灰心丧胆。本来十二支派应该同心合意,一起过约旦河进军迦南,一同争战。结果他们两个不想往前进了,想停下来。这必定会削弱神百姓的斗志和信心。他们的行为几乎等同于分裂和背叛了。事实上,当他们提出要得河东之地的时候,他们和河西支派的裂痕就已经出现了。果然,到了约书亚记22章,河东的支派想要另外筑祭坛,险些引发一场内战。

摩西责备他们以后,他们是否悔改了呢?是否收回这个不合时宜的请求呢?

没有。他们志在必得。他们提出一个方案说服摩西。他们说只留妇女孩子在河东,他们的战士会一起过河,并且冲锋在前,“带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头”。

摩西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,只是要求他们的战士必须要和其他支派一同过约旦河争战, 等那地被耶和华制伏了,然后才可以回来得这地为业。倘若不这样行,就是得罪耶和华,神要追讨他们的罪。显然摩西不喜悦他们这个方案,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硬,就许可了他们。

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得着的这块地,算是祝福吗?

其实本章发生的事情本质上是一场属灵争战。敌人不是迦南人,而是人内心的私欲。魔鬼趁着机会,引发人的贪心、自私,想要引起神百姓内部之间的纷争。魔鬼一有机会就出手,而且选的节点都很关键,特别是在人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,在最需要同心争战的时候。

昔日以色列人所面对和经历的,今日神的教会也同样会面对。

所以,弟兄姊妹,我们一定要留意,我们不是与属血气的在争战,而是与我们内心的自私、贪心、骄傲在争战。我们要竭力保守圣灵所赐的合而为一的心,存心谦卑,不贪图虚浮的荣耀,不可结党纷争,不要单顾自己的事,也要顾别人的事。常常反思问自己:我为什么想要作这件事?为了神的荣耀吗?还是为了自己的荣耀?为了眼前的利益,还是永恒的产业?

马可福音14:43-52

当主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结束,从天父得到力量之后,立刻,卖主的犹大就来了,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要捉拿耶稣。他们带着武器来,以为主会反抗,或者逃跑。犹大以亲嘴为记号,告诉士兵哪一个是耶稣,确保不会抓错人。他们抓住了他,但他们却根本不知道抓的这位到底是谁,乃是神的儿子。难道创造天地的神能被血肉之躯抓捕吗?难道生命的主能被罪人捆绑吗?除非主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,没有人能夺去他的生命。

不光是敌人不认识主,就连门徒对主的身份也产生了疑惑。他们不明白,曾经行了许多神迹的主,怎能束手就擒呢?能用一句话平静风浪的主,此时怎么如此的软弱呢?他为何不显出大能击退这些敌人?

彼得看到这个光景,就抽刀保护耶稣,削掉大祭司仆人的耳朵。可是,根据马太福音记载,主却立刻责备彼得:收刀入鞘吧!动刀的必死在刀下。难道我不能求父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?

耶稣的意思是,如果天国真是靠着刀剑来建立的话,那我还用呼召你彼得吗?主耶稣有能力救自己的,但祂没有这样做。此刻,耶稣不需要彼得为他拼命,耶稣要用自己的死来使彼得得生命。

 

那天晚上,耶稣的表现看似是软弱的,像一只羊羔被牵走了。那天晚上,祭司长和兵丁看似得胜了。但实际上,耶稣说,经上的话必要应验,天父的计划必会得胜。耶稣不管自己会受到怎样的伤害,祂要做的就是成全天父的旨意,所以祂说:“这事成就,为要应验经上的话。”耶稣基督完全地顺服父神的旨意。

 

还记得主在客西马尼园怎么祷告吗?他说“阿爸,父啊,在你凡事都能,求你将这杯撤去。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,只要从你的意思”。

 

亲爱的弟兄姊妹,信靠并顺服神的旨意,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习的最大的功课。

Previous
Previous

3月11日 讀經概要

Next
Next

3月9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