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1日 讀經概要

3月11日

民数记33-34章;马可福音14:53-72

民数记33章 旷野四十二站——恩典之路

 

《民数记》第33章,这是一段特别的经文,像一篇旅行日志,记录了以色列人从埃及到迦南的每一步。在看似枯燥的地名背后,是神恩典的足迹。

 

首先,这个行程的起点是逾越节。

神藉逾越节羔羊的救赎,使以色列人成为耶和华的军队,昂然无惧地出了埃及。若没有逾越节羔羊之血,也就没有出埃及。同样,没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替代性救赎,就没有属天道路的开始。因此,我们也当一生一世记念基督救赎的大爱!

 

其次,这份行程所记录的是神的恩典和保守,而不是人的软弱和失败。在这个行程的记录中,完全没有记录以色列人的失败。虽然以色列人的失败多得不可胜数,一路上充满了抱怨声,但神的恩典遮盖了他们的失败,使他们可以一站一站的往前行,直到神所应许的美地。这是要我们看到神的「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」(林后十二9)。

 

第三,我们看到神是守约的神,神的应许和计划不会落空。神曾应许亚伯拉罕,要把他的后裔领进应许之地,以色列人就确实进入了应许之地。神的旨意无人能拦阻,无论是埃及人,还是亚玛力人,摩押人,或者是假先知巴兰,甚至以色列人自己都不能拦阻。如保罗所说的“即便有不信的,这有何妨呢?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 神的信吗?断乎不能!”(罗3:3-4)

 

弟兄姊妹,我们若回首过去,也必承认自己过去的年日,有多少的软弱和失败,不忠心,不信,悖逆。但神却是那样的信实,眷顾和带领我们走到今天,直到见他的面。

 

虽然这是一条恩典之路,但是,我们不可停在罪中,叫恩典显多,因为在罪上死了的人,就不可在罪中活着(罗6:1-3)。第一代以色列人已经在罪中死了,第二代活着的人就要在恩典中活出新生命的样式。

 

因此,接下来神指示以色列人在过了约旦河以后当如何行。

第一,赶出迦南居民,除灭他们的偶像。

这一命令也是给今天的我们的。我们的内心就好像迦南,它是属于神的了,但是仍然残存各样的败坏以及偶像。我们是容忍它们继续存在呢?还是与它们争战,把他们赶出去?

 

第二,重申分地的原则。“按家室拈阄和人数多少来分地”。虽然流便、迦得和半个玛拿西支派没有遵守神的吩咐,抢先占领了河东的土地。但神的心意没有改变,希望其余的支派谨遵神旨,得蒙祝福。

 

第三,给他们一个严肃的警告:倘若不赶出那地的居民,他们就必成为你们眼中的刺、肋下的荆棘。后来,神又藉着约书亚对以色列人发出同样的警告(书23:13)。神又说,“他怎样待迦南地的人,也必照样待你们”。也就是说,怎样把罪恶很大的原住民赶出去,同样,如果你们效法他们的恶行,也要把你们赶出去。但很可惜,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,没有完全执行神的命令,竟然容许了迦南人留在那里,最后导致了信仰的混杂,社会的混乱。

 

弟兄姊妹,我们不能既住在基督里,又容留淫乱、污秽、邪情、恶欲,和贪婪(西三5)存在我们里面,给自己留下破口。

 

 

34章 神所量给以色列人的地界

 

本章确立以色列人承受迦南地为业的境界:南界贴着以东地,从死海南端伸延至地中海;西界是地中海;北界是黑门山脉;东边则从约旦河谷,直至死海。这个范围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、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一部分。

应许之地界线之外都是贫瘠的旷野,生活着敬拜偶像的外邦人,只有神「用绳量给我的地界,坐落在佳美之处;我的产业实在美好」(诗十六6)。神把应许之地放在这样的环境中间,正是让百姓领会到:人只有活在应许之地里面,才有真正的平安、喜乐和福气;人如果向往世界,偏要离开应许之地的范围,面临的只有死亡。正如神把祂的儿子基督应许给我们,让我们活在基督里,因为「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,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」(约壹五12),因此,我们更应当「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,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,直到永生」(犹一21)。

 

马可福音14:53-72

主耶稣在公会受审,彼得三次否认主

 

我们昨天读到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被捕,门徒却都逃跑了。今天,我们看到主耶稣被带到公会,接受大祭司的审问。

 

首先,这是一场完全不公义的审判。大祭司在审问以前,就已经定意要寻找假见证,治死耶稣。然而,他们得不着证据,找不到耶稣的一点罪。

他们找来找去,最后勉强指控主耶稣曾说过:我能拆毁神的殿,三日内又建立起来。

但其实这也是假见证,主耶稣说的原话是“你们拆毁这殿,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”(约2:19)。主说的不是他拆毁神的殿,而是犹太人要拆毁神的殿。耶稣这话是指着他的身体为殿,当犹太人把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,三日后,主要复活!

 

最后,大祭司失去了耐心,就直截了当问主耶稣:“你是那当称颂者的儿子基督不是?”

主耶稣清楚地宣告“我是I AM”,并且将来他要驾云降临审判这些抵挡主的人。

当主说“我是I AM”的时候,明显是要让人想起耶和华神向摩西启示的名字——我是I AM。主明确的告诉他们,他就是神!大祭司听了,就撕裂衣服,以此判定耶稣说了僭妄的话,亵渎的话。

但是,问题的关键是:耶稣到底是不是神?如果他不是神,那么他的确说了亵渎的话;但如果他是神,那么反而是大祭司在冒犯神。

 

弟兄姊妹,耶稣到底是谁?这个问题极其重要,是我们信仰的根基性问题。我们读圣经就是要认识耶稣到底是谁?整本圣经的核心就是启示耶稣的身份和工作。主耶稣说:为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。圣经告诉我们:耶稣就是神的儿子,道成肉身,来地上作替罪羔羊,救赎我们进入他的国度。

 

我们是否真信耶稣所说的?如果信了,我们的生活是否见证我们的信心?

彼得也曾经满怀信心地对主耶稣说: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儿子。

可是,当面对考验时,他的这一个信仰告白动摇了。他三次否认主,并且发咒起誓说:我不认得你们说的那个人!正在这时,鸡叫了,他立刻想起了主的话:鸡叫两遍以先,你要三次不认我。他思想起来,就哭了。他的心里充满了悔恨、自责、无助。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勇敢。

 

弟兄姊妹,我们都难免失败跌倒,但跌倒不要紧,要紧的是要在「鸡叫」中,「想起耶稣所说的话」,被主的话摸着,从心里忧伤痛悔,「出去痛哭」。十字架显明了人的软弱,彼得的自信被打碎了,他完全被拆毁了。经历十字架的对付,基督的生命才能在里面成形。

主借着「鸡叫」提醒彼得,主是否也借着遭遇和环境提醒了我们?

Previous
Previous

3月12日 讀經概要

Next
Next

3月10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