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9日 讀經概要

1月19日

創43-44章;太13:53-14:13

 

創43和44章,記載約瑟與兄弟們第二次重逢的經歷,終於見到便雅憫。

 

迦南地的饑荒甚大,雅各家的糧食吃完了,若不再去埃及糴糧,生命危在旦夕。然而,雅各仍不肯交出便雅憫。此刻,另一個兒子猶大挺身而出,懇求父親打發便雅憫一同下埃及,他甘願為小弟作保,若不帶他回來,情願永遠擔罪。

可見,猶大的生命也發生了改變。從前他遠離父家,自私自利,如今他甘願捨己。

猶大的懇求打動了雅各,使他終於放下便雅憫,说:“但愿全能的神使你们在那人面前蒙怜悯,释放你们的那弟兄和便雅悯回来。我若丧了儿子,就丧了吧!”

可以聼得出來,這話是出於無奈,而不是信心。自從失去約瑟以後,便雅憫成了雅各心裏的偶像。偶像是什麽?就是任何除了神以外,我們以爲若失去它們,生命就不再有意義的東西。可能是工作,金錢,榮譽,兒女,性命等等。神要打碎雅各心中的偶像,好使他看到神的信實和榮耀。

其實,神不是要拿去便雅憫,而是讓雅各重新得著一個和好如初,弟兄彼此相愛的家庭。

約瑟見到久別的弟弟便雅憫,又進屋裏哭了一場。可見,約瑟是何等愛自己的弟弟。這讓我們想到,耶穌基督作爲我們的長兄,他對我們的愛也是何等的深。

约瑟使众弟兄按着长幼的次序排列坐席,令他们非常诧异,或許在想:這人到底是誰呢?

约瑟給弟兄們擺的筵席是爱的筵席,合一的筵席;也是救恩的筵席,因约瑟的拯救,在饥荒中得饱足。神的恩慈何等大!

但是,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,还需要最後一個试验,证明他们真的改變了。约瑟把银杯放进便雅悯的口袋里,说他是小偷,来试验一下此时弟兄们的反应。

若在以前,他们会怎么样呢?很可能丟下便雅憫就走了。但現在,猶大再次站出來。

犹大首先代表兄弟们在约瑟面前认罪,“神已经查出仆人们的罪孽”,并且提議他們都留下做奴僕。约瑟堅持只要便雅憫留下。

此刻兄弟们面临着巨大考驗:谁肯代替弟弟做奴僕,让小兄弟平安回到父亲的身边?

犹大自己做过浪子,深深体会父亲的爱,岂可让父亲再次遭受“丧子”的悲恸!他勇敢地挨近约瑟,情辭迫切恳求約瑟釋放小兄弟,自己願意代替小弟为奴,叫小弟和他哥哥们一同回去。犹大的心是何等真切!犹大的牺牲,既满足约瑟公义要求,也体贴父亲的慈爱之心。

本章我們看見猶大的表現和從前判若兩人:从前把约瑟卖作奴隶(37:26-27),现在甘愿代便雅悯做奴隶(33节);从前对父亲冷酷欺骗(37:32),现在对父亲体贴怜悯(31节);从前对他玛出尔反尔(38:11),现在他对父亲持守承諾(32节);从前自以为义(38:24),现在愿意为弟兄代罪(33节)。

犹大虽不是长子,经痛悔后如同长兄,胜过一切弟兄(代上5:2),基督也是从他而出,何等蒙福!

 

弟兄姊妹,我們要從猶大身上學習代禱的榜樣。每天花時間在主面前,懇切地為弟兄姊妹祝福禱告,尤其為那些信心軟弱的,舉手禱告。神喜悅我們彼此代禱!

 

太13:53-14:13

 

這一段包括兩部分。

13章末尾,講的是主耶穌被家鄉的人厭棄。他們輕看他,說他是“木匠的兒子”。他們僅憑外貌來認耶穌,看到的只是他的卑微的出身。他們只是好奇主的智慧,卻不去認真的面對主所宣講的真理。

這不正是許多人的情形嗎?聽見了福音,卻不真的明白。如種子落在路旁,或是土淺石頭地。沒有用真誠的信心去領受福音,以至於最終被關在天國門外!

 

留意本章最后一句:“耶穌因为他们不信,就在那裏不多行異能了”。

這是不信的力量!導致我們的主無法繼續行神跡。

我们都知道信心的力量。我们的主说,如果一个人有芥菜种那么大的信心,他就可以移山。麻风病人因著信,得了潔净;百夫长因著信,他的仆人得了醫治;瞎子因著信,眼睛打開了;罪人因著信耶穌,就可得稱爲義人。這是信心的力量!

但是,不信的力量也很大,可以阻碍神赐福的河流。不信会带来痛苦、悲伤、悔恨和永遠的地狱。 “信子的人,有永生;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。”

 

主啊,赐我们信心,好使你能向我们行出许多恩典的“异能”!

 

14章第一段插入施洗約翰的死。

施洗約翰曾是主的開路先鋒,被神大大使用。但是,時間到了,神就使他退出舞臺。約翰自己也說:他必興旺,我必衰微。

但是对施洗约翰来说,他的使命完成了。他在地上掉了脑袋,却在天上得到冠冕。

反觀希律,爲了自己的面子,不惜塞住良心,拒絕聖靈的光照,殺害了主的僕人,他的結局如何呢?唯有在硫磺火湖裏哀哭切齒,永遠痛苦!

Previous
Previous

1月20日 讀經概要

Next
Next

1月18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