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1日 讀經概要
1月21日
創47-48章;太15:1-28
創47章 雅各覲見法老,為法老祝福。
约瑟带着五个兄弟去见法老,遵照约瑟预先叮嘱他们的,謙卑地请求法老容他们住在歌珊地。這是爲了保守他们在道德和信仰上的纯洁,免沾染异教的風俗。
雅各作为一个逃荒的瘸腿老牧羊人,却两次「给法老祝福」(7、10节),這是因着神与雅各「同下埃及」(46:4),他才能在埃及活出神的荣耀,做「有君尊的祭司」(彼前2:9)。雅各从前想尽办法抓别人的祝福(27:19),如今却为埃及法老祝福,这正应验了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「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」。
當法老問及雅各的年歲,雅各說自己是寄居在世130年。這表明他羡慕的家鄉乃是在天上的(來11:16)。他雖然活了一百三十嵗了,卻認爲是又少又苦。
今生若和永恆相比,世上哪一個人的年日不是又少又苦?摩西也感嘆說:我們一生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(詩90:10)。所以,人若只爲今生而活,實在是愚昧。
弟兄姊妹,請在此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:我還剩下多少年日,可以為主而活,為天國而活?
説到人生的愁苦,接下來我們看到埃及和迦南全地的人都落在饑荒的愁苦中。若不是約瑟早早給他們預備糧食,他們都要餓死了。爲了活命,他們到約瑟那裏求糧食,用銀子、牲畜、土地來換取食物吃。
肉身的饑荒很可怕,但靈魂的饑荒更加嚴重。可惜,人們只知道為那必坏的食物勞力,卻不知道為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(約6:27)。這永生的食物已經賜下,就是耶穌基督,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裏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(約6:35)。
雅各蒙神施恩,享受與約瑟同住、平安喜樂的晚年。雅各臨終前給約瑟留下遺命,他信心的眼睛定睛在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。臨終前,他扶著杖頭敬拜神。神在雅各身上的工作完成了,用147年的時間,得著了一個完全敬畏神、依靠神,直到臨終還要敬拜神的人。
創48章 本章記載雅各祝福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。
當約瑟知道父親病重,帶兩個兒子去見雅各。雅各首先重申了神的應許,並且要把以法蓮和瑪拿西當成自己的兒子對待。这说明长子的名分传给了约瑟,他要承受雙份產業(代上5:1“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”)。
雅各給他們祝福時,把右手放在年幼的以法蓮的頭上,這是預言以法連要强盛。以後,以法蓮就成了北國以色列的別稱(賽7:2;何9:13)。
雅各雖然眼睛昏花了,但靈裏面明亮透徹,他見證神是『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』 (創48:15),以及『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』 (創48:16)。他深深的體會到神是他的牧者,他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,神卻帶領他安全度過,并且最終把他帶到豐美的青草地。
雅各這樣的信仰告白,是留給子孫最寶貴的遺產!
弟兄姊妹,雅各的牧者也是我們的牧者,他道成肉身,與我們同在,親身經歷我們面對的患難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救贖我們脫離罪惡的權勢,帶領我們進入永遠可安息的水邊!
太15:1-28
這段經文講兩件事:主教導我們何爲潔净;迦南婦人的禱告。
耶穌這時是在革尼撒勒一帶,也就是在加利利海西北岸。法利賽人和文士卻大老遠從南部的耶路撒冷來指責主的門徒沒洗手!法利賽人把自己當作信仰的權威,來審問耶穌的門徒。在他們看來,洗手不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問題,乃是關係到宗教禮儀,關係到是否遵行誡命。
然而,主耶穌說他們是“瞎眼領路的”。他們是瞎眼的,表現在:第一,看不見自己裏面的污穢,他們只洗净杯盤的外面,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(太23:25)。第二,他們看不見是誰在和他們説話。正在和他們説話的就是頒佈律法的那位主。他正在教導他們律法的精義。可是他們卻塞住自己的耳朵不想聼。可見他們根本不在乎神,在乎的僅僅是外在的宗教規條。第三,他們看不見神話語的權威。《申命記》4:2,“所吩咐你們的話,你們不可添加,也不可刪減”。可是他們卻自以爲聰明地修改和添加神的話語。飯前洗手是猶太人自己發明的規條,不是神的真理。第四,他們看不見什麽是神所喜悅的敬拜。神所喜悅的乃是内心的敬拜,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神(約4:23),而不是嘴唇上的敬拜。第五,他們看不見得救的道路。神所賜的救主就站在他們眼前,他要流出寶血洗净他們一切的污穢,但他們卻棄絕他。因此,他們只能等待將來被天父拔出來!
接下來的经节记载了一位爱女心切的母亲,向主耶稣發出的禱告。开始似乎困难重重,但她仍然义无反顾,来到主面前,将自己的难处向祂乞求。我們的主并非真的要拒絕她,乃是將她裏面的信心顯明出來。迦南妇人的禱告值得我們學習。她的禱告是因著愛,憑著信。代祷的巨大力量源于爱。這愛使她承受了主的静默,忍受暫時的拒绝。她對主的信心是活潑的,堅信主的恩典是豐富的。「主啊,不错,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上掉下的碎渣儿。」讓這話增强我們禱告的信心吧!如果狗都能吃碎渣,那麽,我們因著基督被接納為神的兒女的,爲何不大大張口向天父求生命的餅呢?爲何像浪子一樣忍飢挨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