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9日 讀經概要

 1月29日

出15:22-18章;太21:1-22

 在《出埃及記》15章前半部分,以色列人過了紅海之後大大地贊美神。可是,只過了三天,他們來到瑪拉,口裏的讚美之泉還沒有乾,就又流出了埋怨的苦水。

聖經說:「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,我的弟兄們,這是不應當的。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?」(雅3:10-11)

摩西求問耶和華,「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,他把樹丟在水里,水就變甜了。」(25)

這樹所代表的是基督的十字架。基督為我們犧牲,親自進到死亡的苦水里,使我們仰望十字架,苦水就變甜,咒詛變祝福(彼前2:24)。

 

神在這裏啓示自己是醫治的神,祂醫治的不是泉水,而是以色列人的心靈。

 

主啊!我的心也常常吐苦水,求你用基督的十字架來醫治我。

 

越過瑪拉,神為他們預備了以琳。那裡有十二股水泉,七十棵棕樹,十二個支派得以享受生命活水,紮根主裡,安息在神的蔭蔽之下!

 

在這裡我們看到,從過了紅海之後,以色列人就進入了「曠野」階段。曠野是以色列人受訓練的地方。 「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,是要苦煉你、試驗你,要知道你心內如何,肯守他的誡命不肯。」(申8:2)

弟兄姊妹,這話也是對我們說的,主也在天天試驗我們。

 

到了16章,自從過紅海,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從埃及帶出來的糧食就見了底,他們就開始憂慮怎樣活下去。

他們發怨言說:「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,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,吃得飽足;你們將我們領出來,到這曠野,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!」

 

提到埃及,彷彿他們受到的是貴賓的待遇一樣,完全不提「因作苦工,就嘆息哀求」的事。他們也把一個月前過紅海的事忘在腦後!彷彿神拯救他們出來是要置他們於死地!

這都是因不認識神而產生的對神的不信。

但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,祂能讓自己的百姓餓死在曠野嗎?

 

百姓雖向神發怨言,慈愛的神仍按著他的應許賜下食物,晚上有鵪鶉飛來,早晨降嗎哪給他們。

這嗎哪是預表神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的糧——基督。主耶穌說:「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,還是死了。…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生命的糧;人若吃這糧,就必永遠活著。」(約6:49 ,51)摩西也作見證說:「他苦煉你,任你飢餓,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,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」(申8:3)

 

我們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挑戰,每天都會經歷缺乏,因此,每天都須要得著神的供應,像每天收取「嗎哪」 一樣,我們每天必須住在基督裏,天天從主得著新的供應。

 

第17章可以分成兩大部分。前一部分是以色列百姓來到了利非訂,因沒有水再一次向神發怨言。後一部分是他們與亞瑪力人的戰爭。這是出埃及的耶和華的軍隊的第一場戰爭。

 

面對百姓的怨言,摩西退到神面前呼求,神命摩西擊打磐石,立時流出活水來,供應了飢渴的百姓。

關於這磐石,使徒保羅說:「所喝的,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,那磐石就是基督。」(林前10:4)擊打磐石預表了基督被擊打,即他在十字架上身體被撕裂就流出生命的泉源。主耶穌說:「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這裡來喝。信我的人,就如經上所說『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』。」(約7:37-38)

 

我們留意到,到此爲止,面對以色列人的怨言,神並未發怒。在16章,神未曾責備一句就給了他們嗎哪;第17章,神也沒有降怒就給了他們水喝。

這説明什麽呢?這顯示了「我們還軟弱的時候,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,我們作仇敵的時候」(羅5:6-10),神不愛惜自己的兒子將其為我們捨了。主耶穌就是為我們這些「軟弱的人,罪人,仇敵」而死的。在這樣時候,為了這群無價值的人,主耶穌甘心情願為我們而死,賜嗎哪給我們吃,賜活水給我們喝。

 

以色列人喝了靈水後,就遇到亞瑪力人來與他們爭戰。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後裔,代表肉體情慾。他們趁以色列人疲乏困倦,來殺他們盡後邊軟弱的人(申25:18)。

摩西舉手禱告,就帶下得勝。這是預表為我們代求的基督。摩西的手會因疲憊而發沉,而耶穌基督卻坐在父神右邊,長遠活著,替我們祈求。 (來7:24-25)因此,我們與罪惡爭戰時,應當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,免得疲倦灰心。 (來12:2-3)

 

出18章 描述摩西的岳父葉特羅探訪和建議。

 

出埃及記可以分為兩大部分。第1-18章講述了以色列人被神救贖出了埃及到達西乃山的過程;第19-40章講述了他們在西乃山下一年時間裡接受律法,建造會幕的過程。若稱前部分為「救贖」的話,那後部分就是「事奉」。

第18章可謂是對「救贖」部分的總結。

本章,首先是摩西向岳父見證神為以色列人所做的一切,葉忒羅為此稱頌讚美神。

這教導我們,要向自己的親友,見證神在我們身上所施行的救贖之恩。

 

其次,葉忒羅建議設立官長與摩西一同治理百姓。於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而行,揀選有才能的人,立為百姓的首領。如此,摩西就可以從繁雜的管理事務當中解脫出來,得以專心領受神的話語和與神交通的事。

這使我們聯想到初期教會因著飯食的問題,使徒們選立了七位執事。使徒說:「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。所以弟兄們,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、被聖靈充滿、智慧充足的人,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。

 

從葉特羅的建議和早期教會的做法,我們可以學習在教會中服事: 第一,應與同工一同配搭服事,並分擔責任。第二,應謙卑接受別人的勸告,從別習取智慧。第三,做話語服事的教會領袖要有足夠時間專注於禱告和傳道。

 

太21:1-22 主耶穌榮入聖城

 

從本章開始,我們看到主在地上最後一週的服事。本段記載主所作的三件事:

(一)騎驢駒進耶路撒冷城(1~11 節),

(二)潔淨聖殿(12~17 節),

(三)審判無花果樹(18~22 節)。

 

主耶穌騎著驢駒進城,應驗了撒迦利亞的預言:「看哪,你的王來到你這裡,他是公義的,並且施行拯救,謙謙和和地騎著驢,就是騎著驢的駒子」(亞9:9)。

 

主騎驢駒,一方面表示謙卑;另一方面,在出埃及13章,我們曾看到:「凡頭生的驢,你要用羊羔代贖」(出13:13)。也就是說只有用羊羔代贖,驢駒才可以存活。因為驢被定為不潔淨的牲畜。如此不潔淨的牲畜竟然馱著大君王進了聖城,共享王的榮光!這個驢駒代表的就是我們。我們的君王基督卻要上十字架替我們死。

 

親愛的主啊,祢既拯救了我,也求祢用我一生!

 

主耶穌潔淨聖殿時引用先知耶利米的話:“你們不要倚靠虛謊的話,說:“這些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”',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你們眼中豈可看為賊窩嗎?(耶7:4,11)。我們的身體就是神的殿,有聖靈居住在其中。要被主使用,我們的生命也要先被主潔淨,除去心裏的污穢和渣滓。

 

接下來,主耶穌咒詛了一棵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。那棵無花果樹代表當時的猶太人,空有宗教的儀式、外表,卻毫無生命的果實,所以主棄絕他們。這也是在提醒我們,是否空有宗教外衣,卻沒有生命的果子?主耶穌說: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,常在我裏面的,我也常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(約15:5)。

 

親愛的主,求你潔淨我,並在我的裡面作王,管理我的一切,使我能結生命的果子,使你的心意得滿足!

Previous
Previous

1月30日 讀經概要

Next
Next

1月28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