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2日 讀經概要
3月12日
民数记35-36章;马可福音15:1-15
民数记35章 利未人的城邑和逃城
在确定了应许之地的界限和分地的原则之后,现在论到了关于利未人在迦南地的居所问题。利未人是特别蒙神拣选,分别为圣归给神,代替全体以色列人在会幕里任职。虽然利未人不分地,但是他们也需要居住的地方。其实,利未人的居住问题不单是关乎他们自己的生活,更重要的是关乎整个以色列人属灵福祉。
于是,神吩咐要从以色列的地业中,分出四十八座城给利未人居住,成为他们永远的产业(利 25:33-34)。同时也要把城四周两千肘范围的郊野给利未人,可以牧养牲畜,享受当得的分。充分显明神对利未人的关怀,使他们得以专心服侍,忠心供职。
这48座城是分散在十二支派当中的。神把他们分散在应许之地,用意何在呢?
神的目的是要差派利未人在各个支派中间,服侍他们。进入应许之地后,利未人的职责之一就是教导以色列人学习律法,使以色列人成为圣洁的国度。
为何给他们48座城?很可能因为,48等于12乘以4,12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,4代表上帝的国度。利未人虽然散居,但依然像是四面环绕驻扎在神的圣所周围,在属灵上引导以色列人常常到神面前来。
利未人就像是应许之地的“盐和光”。盐要撒在食物上起到防腐和调味的作用,光要普照在地上驱逐黑暗。利未人的城也类似今日在各处的教会,要将神在基督里所显明出来的救恩和真理宣讲见证出来,让人认识神,敬畏神。
但是,我们看看今日的世界,却越来越败坏,越来越黑暗。问题在哪里呢?是不是因为基督徒虽然散住在“四十八座城”里,但是却没能发挥其作用的缘故呢?
接下来是关于逃城的问题。
神从利未人居住的四十八座城邑中,分别出六座城用作逃城,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入,免被报血仇的追杀。这六座城分别在约旦河西三座,约旦河东三座。
逃城的属灵意义,一方面是显明神的公义,不允许罪在百姓中间存留。另一面是显明神的恩慈和体恤,使愿意悔改认罪的人有活下去的指望。
逃城只是给 “误杀人”的预备的。若是故意杀人的,就不能进逃城,而是要按照公义律法被治死。弟兄姊妹,我们因为软弱,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犯罪,这时就要马上逃到基督里,靠主恩典,求赦免,得洁净。但是,我们不能滥用恩典,故意犯罪。保罗说:我们 “蒙召要得自由,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,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”(加5:13)。
神对逃到逃城的人还有一个限制,就是一旦进去就不可以出来。一直住到大祭司死去,他才可以得自由,离开逃城。
这样看来,逃城明显是在预表基督。
世人都犯了罪,得罪了神,惹神发怒。神要报血仇,要追杀罪人。但神怜悯罪人,就将他的儿子赐给他们,并且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,叫一切因信逃到基督里的人,可以躲避耶和华的愤怒。大祭司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流血舍命,可以把我们从罪和死亡的辖制中释放出来。真正庇护罪人的逃城是基督自己。在基督里的人就不受自己罪的捆绑和控告。
因此,亲爱的朋友,若你还没有逃到基督里,你的境况就非常危险,你正面临耶和华神的公义的愤怒。不要再耽延,请快快来投靠基督吧!
民数记36章 守护产业
我们读到民数记最后一章了。
本章的内容和27章里提到的西罗非哈的女儿们求产业的问题密切相关。27章的重点是“求产业”。36章的重点是“守护产业”。
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凭着信心求应许之地的产业,得到了神的赞许。神就打破常规赐给了她们产业。但接下来的问题是,她们嫁人以后,产业怎么办?按理是要归于丈夫的家族中。若她们嫁给别的支派,她们所属的玛拿西支派的产业就少了几分。因此,她们的首领请求摩西解决这个问题。摩西从神那里得到指示,要求西罗非哈的女儿不可嫁给别的支派,只可嫁给本支派的人。
这表明,这些首领非常看重神赐给本支派的产业。神借此事件强调,每个支派都要守住自己的产业。
结果是,西罗非哈的女儿们因为看重神的应许,所以甘心在感情上接受神的约束,只「嫁入约瑟儿子、玛拿西子孙的族中」。
在新约里,神百姓的婚姻也不是绝对自由的:「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负一轭」(林后六14)。我们若是看中神的应许,也应当在感情上接受神的约束,只在神的旨意所定的范围内选择婚恋对象,才能长久地保守自己在基督里享用恩典。
此时神的百姓结束了三十八年的旷野飘流,在「摩押平原」,准备过河承受应许之地。这时,神借着西罗非哈女儿的案件,让神的百姓去思想神的应许,以致越来越爱慕得着应许、越来越看重持守产业。
神与以色列的先祖亚伯拉罕立约说:「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,作永远的约,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。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,就是迦南全地,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,我也必作他们的神」(创十七7-8)。
弟兄姊妹,这个应许也是给我们这些因信作亚伯拉罕后裔的人。神要在基督里作我们的神,我们要作他的子民。这是贯穿圣经的主线。这就是神的救恩计划。神正在成就这工,正在带领我们出埃及进迦南。
马可福音15:1-15 主耶稣在彼拉多手下受审
这一章的经文总是需要我们带着特别的敬畏和感恩来读。基督被剪除,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,乃是为了我们。他的死使我们得生命,他若不流血,我们就要在罪中悲惨地沉沦了。
1~15 节这段经节所记的事件是在星期五的早上,主耶稣被带至巡抚彼拉多的官邸受审问。
彼拉多问主耶稣是否是犹太人的王,主清楚地回答说:「你说的是」。 接着,祭司长提出诸多的指控,祂一句都不回答。
每逢逾越节,巡抚会按照犹太人的要求释放一个囚犯。彼拉多想释放主耶稣,因为他知道祭司长要除灭主耶稣的背后的动机是嫉妒(6~10 节)。然而祭司长挑唆众人,不要释放耶稣,宁可释放杀人作乱的巴拉巴,要求把主耶稣钉十字架。彼拉多抵不过群众的声音,只好妥协,将主耶稣鞭打后,把祂交给兵丁钉十字架。
在这里我们看到我们的主是何等的降卑和忍耐。他甘心忍受罪人对他的顶撞,不发一句怨言。这位末后的亚当和那首先的亚当的对比是何等强烈。第一位亚当有罪,却努力为自己开脱。然而,末后的亚当无罪却不为自己辩护,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,他也是这样不开口(赛53:7)。
我们也看到举棋不定,为自己利益妥协真理的彼拉多。他明知主耶稣没有罪,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,牺牲了公义,把那无罪的钉在十字架,而宁可顺着众人的要求,释放一个杀人的,以致成为千古罪人。
那呼喊要把主钉十字架群众,其实就是几天前高喊「和散那」的同一批人。这些人受到祭司长和长老的挑唆,在盲目的愤怒中将主送上十字架。他们将流义人血的罪归在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身上。人的心眼若被撒但蒙蔽,是何等可怕!
最后,神藉着罪犯巴拉巴被释放,基督却被钉十字架,其实就向我们表明福音的本质,就是“神使那无罪的,替我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”(林后5:21)。我们所有人按本性都处在巴拉巴的位置,犯罪得罪了神,该受地狱的刑罚。但是,在我们没有指望的时候,基督却为我们死了。我们竟然得以被释放!
弟兄姊妹,让我们为神所赐的荣耀的福音称颂我们的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