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 讀經概要
3月14日
申命记3-4章;马可福音16:1-20
申命记3章 击败巴珊王,约旦河东的两个半支派,摩西不得进入迦南
首先,本章接续第三章,回顾了击败巴珊王的经过。
「巴珊」并不在进迦南的路上,但神却特意引导百姓向北与巨人「巴珊王噩」交战,是为了消除亚衲族巨人在他们心中留下的阴影。使他们经历到,只要神说将仇敌交在自己手中,神就负责为他们争战,就算仇敌有“高得顶天”的城墙,神的百姓也必得胜。
今天,神要我们去攻取哪一座城呢?我们的仇敌是谁?使徒保罗说,基督的门徒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,乃是与空中掌权者的首领争战。我们要打的是属灵的争战。我们也不凭着血气争战,而是要靠着神的能力,攻破那些拦阻人认识神的自高的事,将人的心意夺回,使之顺服基督(林后10:4-5)。
因此,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代表的就是人心里的骄傲,自高自大,不顺服,抵挡福音,抵挡圣灵的一切心思意念。要战胜这些敌人,不能靠世俗的手段,唯独谦卑祷告,求神为我们争战。
其次,摩西将河东地分给二支派半之后,勉励他们当帮助兄弟打仗,参与河西之战,等各支派也得了地业,享受平安,再回河东得地为业。
这件事其实给河东支派留下了隐患。到了约书亚记22章,河东支派另外筑了一座祭坛。他们的动机似乎是好的,为了方便河东的百姓献祭,保持与河西百姓一样的信仰。但是,两个祭坛其实是破坏了信仰的合一。既然他们选择了在河东,就不要怕麻烦,应该克服一切困难与河西的支派一起献祭、守节。正如《新约》所讲的,不可停止聚会。现在也有许多基督徒不去教会聚会,选择在家上网观看崇拜直播,或者自己读经祷告。这样作都是不符合神的心意。我们总是要与弟兄姊妹一起敬拜神,彼此劝勉、安慰和扶持。
最后,摩西再一次求神允许他进入迦南地。可见他是多么渴望进入应许之地。但是神再次拒绝了他,只允许他登上毗斯迦山顶观看美地。神要兴起约书亚接替摩西带领百姓进迦南。这一方面是因为神多给谁,就向谁多要,摩西作为最高属灵权威,连一点点的急躁都不可以有。神对祂喜爱的仆人是极其严格的。当然神给的恩典和力量也绝对够用。正如保罗身上有根刺,虽三次求神拿去,神却说: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(林后12:9)。
另一方面,从救赎历史角度看,摩西代表律法,律法无法把人带进永恒的安息,只有耶稣基督可以。
申命记4章 看见那肉眼看不见的神
这一章将结束本书历史背景的部分。这是摩西对百姓发表的感人肺腑的讲论,其中的主题,在后面的讲章中会不断重复强调。本章的信息主要关乎神的“所是”与神的“所作”。
在百姓进入迦南地之前,最要紧的是要认识神是谁、祂说过什么话,以及祂能作什么事。
以色列人要进去的迦南地是充斥着偶像的地方。因此以色列人必须深思他们的神有何独特。若想在日后充满艰难危险环境中生存,唯一的办法是看见神,仰望那位肉眼看不见的神。
38年前,他们的父辈无法进入迦南,就是因为他们属灵的眼界出了问题。他们用肉眼只看见巨人,看见自己的渺小,看见敌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坚固城堡。因此,就恐惧战兢,灰心丧胆。他们眼中的神,是被扭曲的形象,他们说:“耶和华因为恨我们,所以将我们从埃及地领出来,要……除灭我们。”(一27)可是这与神的性情完全不符。
因此,在新一代进军迦南之前,神要摩西向他们描述神的真正的形象:
第一,神是慷慨的供应者(1-14).
人往往以为必须先遵行宗教条规才能得到神的恩惠。为了防止这种人本主义的宗教思想,摩西在开头先强调“神给了他的子民什么”,而不是“他们给了神什么”。神首先给他们儿女的地位。神拣选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强大,而是因为神爱他们,与他们的列祖立约。只有他们可以与神亲近。这是最大的恩典。“有哪一大国的人有神与他们相近,像耶和华我们的神,在我们求告他的时候与我们相近呢?”(4:7)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是多么的蒙恩啊!竟然可以求告神,与神亲近。
第二,神是忌邪的神(15-24节)
神在何烈山从火中说话时,没有叫百姓看见甚么形像。所以他们要分外谨慎,不被勾引去跪拜别神,无论是男像女像、飞禽走兽、水中的鱼,以及天上万象而败坏自己,以致陷入网罗和迷惑中。
人若不敬拜真神,必会去拜偶像。偶像就是神的代替品。金钱、地位、享乐、自我中心,都可能成为偶像。我们要远避一切的偶像,因为神是烈火,是忌邪的神。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(诗16:4)。
第三,神是怜悯的拯救者(25-31)
神知道以色列人在迦南地住久了,他们的后代会随从外邦人拜偶像。神按照公义的律法必会他们赶出去,分散到万民中。但是,神也应许他们若悔改,重新寻求神,神必拯救他们。“耶和华你神原是有怜悯的神,他总不撇下你,不灭绝你,也不忘他起誓与你列祖所立的约”(4:31)。
这就是福音。我们都曾经随从外邦人行事,放纵肉体的私欲,随着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本为可怒之子。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,因他爱我的大爱,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,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(弗2:3-5)。
第四,神是无可比拟的慈爱之神(32-43)
神让以色列人去考察以前的时代,从造人以来,有哪一个国民听见神在火中说话,且能存活。火表示审判。罪人面对圣洁的神,就如面对烈火的审判。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听见神的声音还能存活,是因为神用逾越节羔羊的血遮盖了他们的罪,有立约的血洒在了他们身上。神如此作,没有别的原因,单单是因为“神爱你的列祖,拣选他们的后裔”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如今我们比当年的以色列人更加蒙恩,因为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成为赎罪羔羊,替我们死了,神的爱就在基督里显明出来。
马可福音16章 基督复活了
基督的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。保罗说,若基督没有复活,我们的信就是徒然,我们就还在罪中(林前15:17)。
基督复活证明救赎大工完成了,证明基督已偿还我们的罪债,证明他已经胜过了魔鬼和死亡。我们可以放胆和保罗一起说:“谁能定我们的罪呢?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,而且从死里复活。”(罗4:25;彼前1∶3;罗8:34)
首先听见主复活的好消息的是几位妇女。她们对基督有强烈的爱。在清早拿着香膏要去膏抹耶稣的尸体。虽然她们的信心还是软弱,不明白主必要复活。但她们对主的爱值得效法。今天,很少看见像她们那样对主的强烈的爱。主就派天使向她们显现,告诉她们主复活的好消息。
我们也看到主对抹大拉的玛利亚特别的爱。耶稣复活后第一个向她显现。通过约翰福音,我们知道抹大拉的玛利亚独自一人在坟墓外哭的时候,主向她显现。这一方面表明主看重那些忠心爱他的人。另一方面更是安慰所有犯下大罪而悔改的人。马利亚曾被七个鬼附着,可能她曾经是一个罪魁。但主把七个鬼赶出去了,她得的了自由。无论我们之前如何大大跌倒,如果我们悔改相信福音,与基督同死,就可以得赦免,得以与基督一同复活。
最后,和马太福音的结尾一样,复活的主向门徒颁布大使命,“你们往普天下去,传福音给万民听”。
弟兄姊妹,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自己得救,主的心意是让万民都听见福音。你是否愿意遵行主的命令,努力向周围的人传福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