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5日 讀經概要
3月25日
申命记29-30章;路加福音5:1-16
申命记29章 摩押之约
这是神与以色列人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所立的约,因此可称为摩押之约,是西奈之约的延续和更新。
神曾在西奈山与以色列人立约,说:“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,你们都看见了;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,带来归我。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,遵守我的约,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;因为全地都是我的。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,为圣洁的国民。“(出19:4-6)
当时他们信誓旦旦对神说:“凡耶和华所说的,我们都要遵行”(出19:8)。
但是,在后来的四十年间,他们却是常常硬着颈项,屡次悖逆耶和华,惹祂发怒。他们能存活到今天,完全是因着神的恩典和怜悯。
如今,神再次立约,表明神对亚伯拉罕后裔的爱从没有改变。摩押之约和西奈之约的内容没有什么本质不同,只是,现在他们即将进入迦南地面对新的考验,神对他们的劝勉更加恳切,有如耳提面命,并且增加了许多警告的话。
我们留意三件事:
第一,摩西指出以色列人的属灵光景依然不容乐观。
4节,“耶和华到今日没有使你们的心能明白,眼能看见,耳能听见”。
这表明,以色列人之所以不断地悖逆,乃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无知、昏昧。他们的肉眼看到了神所行的大奇事、大神迹,然而,他们如沉睡的人一样,抬头看了一眼亮光,随即又闭上眼睛继续睡觉。正如约翰说的“光照在黑暗里,黑暗却不接受光”。
以色列人的情形,无疑也适用于全人类。神起初造人时,赐下了智慧悟性,使人眼能看见,耳能听见。但堕落以后,人的天然之光已经被遮蔽,如先知以赛亚所说:“他们听是要听见,却不明白;看是要看见,却不晓得。”(赛6:9)
只有等到将来,神给他们一颗新心,里面放一个新灵,把石心换成肉心,他们才能顺服神的律法(结36:26)。这正是主耶稣基督的救恩所成就的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属灵的眼是否能看见?是否看得清楚?耳朵能否听见神的声音?我们应该和使徒保罗一起祷告,求神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,使我们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,祂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!(弗1:18)
第二,摩西恐怕百姓中有恶根生出。
恶根在人心中生出的恶果是,听见神发出的咒诅,心里仍然自夸说:“我虽然行事心里顽梗,却还是平安”。但「耶和华必不饶恕他;耶和华的怒气与愤恨要向他发作」(20节)。
最糟糕的事莫过于一边与神为敌,一边仍然幻想自己能得平安,以为神会袖手旁观。
以赛亚先知也看到有一类人,当神呼召他们忧伤、剃发、哀哭时,他们却欢喜快乐,宰牛杀羊,吃肉喝酒,说:“我们吃喝吧!因为明天要死了。”(赛22:12-13)
求主保守我们的心,免得有这毒根生出来。我们比古代以色列人更加无可推诿,因为我们蒙受的救赎更伟大,若不持守对基督的信心,我们的罪责更加沉重。
第三,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,唯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,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。
在这里,一方面使人谦卑在神面前,禁止人过度的好奇心。如大卫说的:“耶和华啊,我的心不狂傲,我的眼不高大,重大和测不透的事,我也不敢行”(诗篇131:1)。
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强调,神已经通过圣经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,我们的责任是竭力遵行神清楚地教导。
申命记30章 复兴之路
耶和华神知道,他的百姓将来会背约,以至于受到可怕的咒诅。但神因着他的怜悯,早已给他们预备了复兴之路。
首先,神预言以色列人将来会被赶到万国中。这事在以后果然发生了。以色列先是分裂,之后北国和南国先后被亚述和巴比伦掳去。他们在那里受了咒诅,就会「心里追念」祝福的话,然后悔改转向神,神就再次怜悯他们,把他们重新带回来。先知何西阿也预言说,神的百姓要悔改说“我要归回前夫,因我那时的光景比如今还好”(何2:7)
这就如浪子回家一样。浪子在外面忍饥挨饿,受尽痛苦以后,就醒悟过来,说:“我要回到父亲那里”(路15)。
当百姓再次归回,神不只是把他们从分散所到的天涯海角招聚回来,重新享用神的应许地,祂更给他们赦免和洁净的恩典。“耶和华你神必将你心里,和你后裔的心里的污秽除掉,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,使你可以存活。”
但是,我们要注意,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回归以后,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复兴,没有得到神所应许的丰盛祝福,因为那时神所命定的复兴还没有到。什么时候才到呢?门徒也曾问主耶稣这个问题。“主啊,你复兴以色列就在这时候吗?”主回答:“·父凭着自己的应许所定的时候、日期,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。” 后来,使徒保罗蒙神启示说:“等外邦的数目添满了,于是,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”。这是属于神的隐秘的旨意。但神明显的旨意是,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。
最后,摩西再次呼天唤地向以色列人作见证说:“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,所以你要拣选生命,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”。
今天,神也一再呼吁:「信子的人有永生;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,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」(约三36);如果人还是不肯「拣选生命」(19节),将来他在审判面前就无话可说的。
亲爱的朋友,但愿你今天能听见神的呼唤!
路加福音5:1-16 主耶稣呼召门徒
当主做工了一段时间以后,他开始呼召门徒。
在革尼撒勒湖边,也就是加利利海边,主呼召彼得和其他门徒。
其实,彼得早已见过耶稣(约一40-42),并且耶稣也在他家医治了他岳母的病。但他还没有完全认识主,所以回家以后继续以捕鱼为生。
耶稣就上了彼得的船,在上面讲道,讲完后,吩咐彼得把船开到水深之处。彼得放下自己的经验,依从主的吩咐,竟然打上许多鱼来。
这个“水深之处“的经历,使彼得大受触动,他的里面开始对耶稣有了认识,承认自己个败坏的「罪人」,「俯伏在耶稣膝前」求主离开他。就像以赛亚在神的荣耀面前看见自己是「嘴唇不洁的人」(赛六5),知道自己不配靠近神。人越靠近主,就越能看清自己的败坏。
主耶稣安慰彼得:「不要怕」(10节)从今以后「你要得人了」(10节)。这是主恩典的呼召。基督常常让属他的人经历深沉的惶恐与自卑,如同将他们埋葬一般,好叫他们之后能在他的恩典中重新得着复兴与生命。
于是,彼得和他的同伴就撇下所有的,跟从了耶稣。即他们不再作渔夫,乃是作主的仆人,成为得人灵魂的渔夫。因此,这里所描述的呼召并非仅仅是对信仰的普遍呼召,而是对一个特殊职分的呼召。
对此,我们应当留意,并非所有人都被要求离开父母和原来的职业。在神的旨意中,有些人被特别拣选,承担公开的事奉职分。那些蒙召担任职分的人应当意识到,他们被要求付出的比普通信徒更多。基督没有改变所有门徒的生活方式,但他确实将这四位门徒从他们原本赖以为生的职业中召出来,好让他们投身于更荣耀的事工。
接着,主洁净长大痲疯人。我们在利未记看到,患有大麻风的人要被隔离在营外,忍受孤绝和痛苦。当他远远呼求主时,主动了慈心,伸出手来 , 摸他说: 「我肯!你洁净了吧!」。 那人就立时洁净了。
主吩咐那人:「你切不可告诉人;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」。这个人并没有管住自己的口,「倒说许多的话,把这件事传扬开了」。
但主耶稣道成肉身,并不是为了解除人的肉身痛苦,而是为恢复人与神的正常关系。罪的问题若不解决,人的痛苦就不会停止。因此,虽然「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,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」(15节),但「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」(16节),不肯接受人的拥戴,而是继续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