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6日 讀經概要

3月26日

申命记31-32章;路加福音5:17-39

 

申命记31章

 

摩西说“我现在一百二十岁了,不能照常出入”。

对岸就是应许之地,陪伴百姓走了四十年旷野路的摩西,却「不得过这约旦河」去承受应许。

 

他虽然有遗憾,但并没有因此生发埋怨,反倒更殷勤的用神的话语去激动百姓,使他们奋勇向前去承受应许。

摩西反复提醒百姓,「神必引导你们过去」。因为真正「引导」百姓的是神自己,而不是摩西,也不是接下来的约书亚。「耶和华——你的神和你同去。祂必不撇下你,也不丢弃你」(6节)。信实的神必定会成就祂的应许,而人所当做的本分,就是「刚强壮胆,不要害怕」(6节),专一跟从神。

 

接着,摩西将律法写下来,交给祭司利未子孙和以色列众长老,吩咐他们每七年在住棚节时诵读给百姓。

 

毫无疑问,神要藉此公开的诵读提醒百姓要每天聆听神的话语。神曾在“示玛篇”吩咐百姓无论是坐在家里,行在路上,躺下、起来都要谈论神的话。正如诗篇第一篇所说“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”。

 

最后,神在摩西面前预言,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以后必然会随从外邦的神行邪淫离弃神,违背与神所立的约。他们在那里吃得饱足,身体肥胖,就必偏向别神,藐视耶和华。

那时,神要向他们发怒,必离弃他们,掩面不顾他们。这是极其可怕的刑罚。

因为,对我们而言,最悲惨的事莫过于被神离弃,好像祂再不顾念我们一般。诗篇104:29提到,神向一切受造之物掩面,它们便惊惶。

这段经文不仅是对以色列人的警告,也对今天的信徒发出提醒:若我们偏离真道,随从世界的潮流,甚至在名义上仍承认神,却在实际生活中与世界妥协,我们就是在悖逆神的约。唯有单单倚靠神、持守祂的真理,才能免于堕落的危险,神才与我们同在,必不撇下我们,也不丢弃我们。

神吩咐摩西写一篇诗歌,见证以色列人的不是。这篇诗歌就是32章的内容。其作用是预言性的警告,告诉以色列人,他们的后代以后必然会败坏,违背神的约,以至于招致神的刑罚。

但是,有人会问:既然会发生这样的悲惨境况,写诗歌见证有什么用呢?

答案是,并非所有以色列人都败坏以至于灭亡,神为自己的名会保守那些“余民”,使他们听见这诗歌就警醒,悔改,以至于得救。就如保罗说的,基督福音发出的香气,在那灭亡的人就做了死的香气叫他死;在那得救的人身上,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(林后2:16)。

如此,我们就应该更加郑重所听见的道,谨守遵行神的话,免得我们成了那灭亡的人。

申命记32章 摩西的第二首歌

摩西曾在过红海后写了一篇诗歌,表达对耶和华神的感恩、赞美。这第二首歌则是指责神百姓的罪恶,以及盼望神在末后的救赎,主题是,“百姓的忘恩负义和神无穷的爱”。

可以分为四大部分,第一,回想神的美善和恩惠。第二,揭露百姓的忘恩负义。第三,宣告神的审判。最后,神要再次施行救赎。

在开始的引言中,摩西呼吁天地作证,他所讲的乃是出于耶和华的话语。“诸天啊,侧耳!我要说话,愿地也听我口中的言语”。

就像先知以赛亚也同样向天地呼吁,请它们见证百姓的罪恶:“天哪,要听!地啊,侧耳而听!”(以赛亚书 1:2。)

摩西将自己的言语比作雨或露水,仿佛说,盼望百姓的心如同软化并准备好的土壤,被神的话语滋润,结出丰硕的果实。

7-14节,追想上古之日,思念历代之年。

神选召祂的百姓归在祂的名下,成为祂的产业。”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,野兽吼叫之地,就环绕他,看顾他,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。又如鹰搅动巢窝,在雏鹰以上两翅煽展,接取雏鹰,背在两翼之上。”(10-11)

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,描绘出神对以色列的无限慈爱。并不是以色列人有什么优点配得救赎,而是神在他们极其困苦的时候,救赎他们,「看顾、保护、引导」他们(10-11节),领他们出埃及、进迦南,使他们能享用神的所有(13-14节)。

15-18节,暴露以色列人的忘恩负义。神称以色列为“耶书仑”,这是一个美称,意思是:“正直人,蒙爱者”。但在这里却是一种讽刺,责备以色列人本当过着与这名字相称的生活,如今却走上了背道之路。

19-35节,神宣告审判与刑罚。神以战争、饥荒、瘟疫、野兽等灾祸来审判他们。

36-43节,神再次怜悯他们。他们本应遭灭亡,分散全地,无人纪念,但神仍怜惜、爱顾,主动搭救他们。

最后一节,43节讲到救恩也要临到外邦人,“你们外邦人,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呼”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5:10引用这句经文证实福音要传给万民。

摩西在讲述诗歌之后,神要他上亚巴琳山中的尼波山,远远地观看迦南,却不得进去。因他在米利巴那里没尊神为圣。

但摩西欣然接受神的安排,因为虽然他无法进去承受应许之地的产业,但神就是他的产业,四十年旷野的经历,使摩西看重属天的产业更过于属地的祝福,他要从山上直接往神那里领受神在天上的奖赏。

路加福音5:17-39

 

17~26 节记录了主医治瘫痪的人。

我们看到,人在真心渴望某件事时,愿意付出何等努力。

瘫子的朋友们希望带他到耶稣面前得医治,但因人群拥挤,无法靠近。于是,他们 拆开屋顶,将瘫子连同褥子一同 从瓦间缒下,直降到耶稣面前。

他们的努力立刻得到了回报。耶稣注意到了他们的信心,并医治了瘫子。他们因着 不辞辛劳、百折不挠的坚持,为朋友赢得了完全的康复。

在寻求神、亲近基督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 和瘫子的朋友们一样的迫切和决心。任何困难都不应拦阻我们,任何障碍都不应使我们却步。尤其是在 读经、听道、守主日、个人祷告 这些方面,我们要警惕 懒惰和推诿

许多人为何不肯 为信仰付出努力?为何他们总是找不到时间祷告、读经、听道?为何他们在赚钱、事业、娱乐、政治上充满热情,而在灵魂的事务上却漠不关心?

答案很简单:他们对救恩并不认真。他们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属灵病症,不觉得自己需要 属灵的医生,不知道自己的灵魂正面临 永恒沉沦的危险。

许多人在这样的黑暗中 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。唯有那些认清自己危险处境的人才是真有福的!他们 愿意看万事如粪土,只为赢得基督。

 

27-32节,我們讀到,我們的主呼召了一位名叫利未的稅吏,讓他成為門徒。在猶太人中,稅吏被視為罪惡的象徵,然而,即便對這樣的人,主仍然說:「跟從我!」

這句話在利未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,以至於他「正坐在稅關上」時,立刻站起來,撇下所有,跟從耶穌,成為祂的門徒。

我們自己又如何呢?我們是否仍在猶豫、拖延、徘徊,認為十字架太重,無法跟隨基督?讓我們立刻丟棄這樣的想法!相信基督能夠藉著祂的靈,使我們撇下一切,離開世界,跟隨祂!那位呼召利未的主,今天仍然在呼召人來跟隨祂!讓我們勇敢地背起十字架,向前邁進。

 

33-39节,当被问到有关禁食的问题,主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,岂能叫陪伴之人禁食呢?主就是新郎,要迎娶教会。门徒是陪伴之人。耶稣带来的是大喜的信息,罪人可得赦免的好消息。人们应该为此欢喜快乐!这是一个新的时代。

耶稣又说,不要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,也不要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。旧衣服、旧皮袋指的是拘泥于旧约礼仪规条,比如旧约的献祭制度,洁净的条例等等。那些仪式本身不能洗净人的罪,那只是影子,是指向将要来的实体基督。然而法利赛人还在拘泥于那些仪式。基督已经站在眼前,他们却不认识他。实体已经来了,他们还抓着影子不放,这是荒唐的。就如把新布缝在旧衣服,新酒装在旧皮袋一样不符合常理。

 

亲爱的弟兄姊妹,让我们也反省自己的情形。我是否在基督里得着了新生命?是否在享受基督里的新酒时,仍抓着世界的旧皮袋不放?

Previous
Previous

3月27日 讀經概要

Next
Next

3月25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