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9日 讀經概要

3月29日

约书亚记3-4章;路加福音7:1-17

约书亚3章 过约旦河

约旦河从北边的黑门山发源,流经加利利海,最后流入南边的死海。约旦河在干旱期水并不多,但“在收割的日子涨过两岸”。此时,正是河水上涨的时候。

 

在以色列民的历史中,过约旦河是另一个重大的转折点,就像过红海一样,是一个全新的开始。

过红海意味着得救,从埃及法老的奴役下被释放了,自由了;

过约旦河意味着得胜,从旷野进入应许之地,战胜仇敌,得着了产业。

正如过红海是神迹,是耶和华神亲自把红海分开;过约旦河同样需要神行神迹奇事。如此,以色列人就知道永生的神真与他们同在(11节)。

曾经在红海边上,百姓看到法老追兵,就甚惧怕,并且向摩西发怨言,责怪把他们领出埃及(出14:10-11)。今天,在约旦河边上,新一代以色列人静静等候约书亚的吩咐。这说明以色列人经过旷野的熬炼和对付,有了新生命的样式。

要如何度过约旦河呢?

第一,约书亚“清早起来,和以色列众人离开什亭,来到约旦河”。

要过约但河,进入得胜,就当早早起来!

属灵的伟人都是每天早早起来亲近神,敬拜神。

 

亚伯拉罕清早起来,要上山献祭(创22:3);

大卫在早晨向神陈明自己的心意(诗5:3);

在七日头一日清晨,天还黑的时候,几个爱主的姊妹去膏抹主的尸体,得以首先遇见复活的主;

主耶稣更是每天清早起来到旷野安静的地方祷告(可1:35)。

 

弟兄姊妹,我们的属灵生命要成长,教会要复兴,也必须操练早早起来亲近主。

 

第二,跟着约柜前行。

就是跟随神前行。神亲自带领百姓过河。

在民数记10章,离开西奈山的时候,也是约柜在前面行了三天的路程,给百姓找安息的地方。摩西看到约柜前行,就说:“耶和华啊,求你兴起!愿你的仇敌四散,愿恨你的人从你面前逃跑”。

耶和华神是我们救恩的元帅,我们当单单跟随神。

第三,要与约柜保持一定距离,不可太近。

这一方面是为了使队伍都能看清约柜前行的方向,如果前面离得太近就会阻挡后面的视线。另一方面,也是要保持约柜的神圣性。因为在旧约时代,基督还没有来临,人不能坦然无惧来到施恩宝座前,只有藉着大祭司才可以。

对今天的我们来说,属灵的本质并没有改变。虽然我们在基督里得以亲近神,享受神的一切丰盛恩典,但我们依然要对神心存敬畏。

第四,要自洁。人非圣洁不能见主的面。神的百姓要面对的是属灵的争战,依靠的是耶和华神的力量。但罪恶会使神掩面不顾他们。在后面第一次攻打艾城失败,就是因为百姓中有隐藏的罪恶。

因此,我们要想求神带领我们得胜,我们首先也必须洁净自己的心,除去隐藏的罪恶,神才能做工。

第五,祭司要抬着约柜在前面行。

可以看到祭司的职责何等重要。祭司要身先士卒,抬起约柜,走在百姓前面,先走进约旦河水中。

我们的主就是如此。他是好牧人,为羊舍命,他在前头走,羊也跟着他,因为认得他的声音(约10:4)。

祭司抬约柜,也必须同心合意,互相配搭,把基督高高的举起来,使人看见基督。

只要祭司们抬着约柜往前走,信徒就看见了路,就有了方向,教会就能向前行。

第六,凭信心把脚踏入约旦河。

神在行神迹前,要求人顺服神的命令,以信心踏出第一步。当祭司的脚一踏入约旦河,水就在上游停住了。

这是神做事的原则。

穷寡妇先给先知以利亚做了一个小饼,之后神赐给她用不完的面和油(王上17:13)。

十个麻风病人求主耶稣医治,主直接吩咐他们回去给祭司察看,当他们遵命回去的路上,病就好了(路17:14)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真的想进入永恒的安息,得着天上的各样属灵福气吗?真的想度过约旦河,过得胜的生活吗?求主加添我们信心和力量,每天早早起来祷告亲近主,遵行主的命令,经历主的同在!

 

 

约书亚4章 立石为记

 

正如摩西带领百姓过红海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写歌纪念(出十五1-18);约书亚带领百姓过了约旦河,神也吩咐他们立石纪念,让后代牢记神在他们中间所行的「奇事」(三5)。过约旦河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纪念神的作为;同样,事奉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明白神要在我们身上要做成的工。

 

神吩咐以色列人从祭司所站的地方取十二块石头带到约旦河对岸。而约书亚另外把十二块石头放在祭司所站过的地方,等祭司上岸以后,这十二块石头就被淹没在水中。这有什么含义呢?除了记念以外,这两堆石头都代表以色列人,被淹没在水中的是旧人,带到应许之地的是新人。祭司在河中所站的地方,可以指向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。我们要进应许之地,得享安息,就必须经历与基督同死,同埋葬,同复活,使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(罗6:4)。

 

过约旦河还带来另一个重要的结果,“耶和华使约书亚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,在他平生的日子,百姓敬畏他,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”。

神工作的法则,是让我们借着顺服祂所设立的权柄来顺服神;我们若不能学会顺服权柄,就不可能学会顺服神,也就不可能在属灵的争战中得胜。

 

路加福音7:1-17 主的权柄和怜悯

 

本段经文包括了两件事:

1.主医治百夫长的仆人,
2.主使寡妇的儿子复活。

 

这两个神迹都让人想起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(四25-27),表明主耶稣就是摩西所应许的「那先知」(16节;申十八15),也就是「那将要来的」(20节)的弥赛亚:

主耶稣医治外邦百夫长的仆人(1-10节),正如以利沙医治了外邦元帅乃缦(王下五1-27)。

主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(11-17节),正如以利亚使寡妇的儿子复活(王上十七17-24)。

 

罗马的百夫长通常是用残酷的手段治理犹太人,但这个百夫长却爱护犹太人,受到当地人的尊敬,这是很特别的。

百夫长的仆人病了,就托犹太人的长老来求耶稣医治他的仆人。 犹太人的长老说「他是配得的」,百夫长自己却说「不敢当」。 并且他因着认识主的权能,认为不需劳动主到他家,只要主说一句话, 他的仆人就必好了。

主耶稣称赞百夫长的信心,说:“这么大的信心,就是在以色列中,我也没有遇见过”。百夫长的信心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主耶稣的权柄。

 

隔天,主耶稣前往拿因城,有极多的人与祂同行。在城门口我们看见有两个队伍,进城的是一批跟随主的喜乐队伍,出城的是一群悲伤出殡的队伍。有一个寡妇失去了独生子。主看见了她,对她的苦难流露出无限的同情与怜悯, 不但向这位心碎的寡妇说安慰的话,并且向死了的少年人说话:「我吩咐你,起来!」。少年人从死里复活了,绝望的母亲转悲为喜。 两个原本是相反方向的队伍变成了一支欢乐赞美神的队伍。这件神迹再次表明主自己所宣告的,他来是要带来耶和华的禧年,他要眷顾贫穷人,使被掳的得释放,受压制的得自由。

压制人类的两大仇敌就是罪和死亡。主耶稣要在十字架上以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,释放可怜的罪人得以自由。

 
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对主耶稣的权柄有多少认识?当我们听到主的命令,我们是否甘心乐意去遵行?我们对主的眷顾有多少体会?是否也看到周围有许多人正绝望的走向坟墓?是否愿意把主的福音传给他们,使他们从死亡走向永生,加入喜乐赞美神的队伍?

Previous
Previous

3月30日 读经概要

Next
Next

3月28日 讀經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