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5日 讀經概要
3月5日
民数记23-25章;马可福音12:1-17
民数记 23-24章记录了巴兰被巴勒召来诅咒以色列,然而,在神的掌管下,巴兰非但无法咒诅以色列,反而三次为以色列祝福。这表明了神对以色列坚定不移的爱,神的旨意无人拦阻。神是化咒诅为祝福的神。
在巴兰前两次的祝福中,我们看到:
第一,巴兰说“神没有咒诅的,我焉能咒诅?耶和华没有怒骂的,我焉能怒骂?”
在历史上,许多君王曾试图毁灭神的子民,但神的应许却屹立不倒。新约中,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想要除灭耶稣,但神却借着他的死和复活成就了救赎大工。
如今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人,神对我们的旨意也是坚定不移的。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,世人如何反对,神的应许永不改变。正如罗马书 8:31 所说:“神若帮助我们,谁能敌挡我们呢?”
第二,他说“这是独居的民,不列在万民中”。
“独居”意味着以色列是神特别拣选的子民,与世界分别。正如彼得前书 2:9 所说:
“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。”
基督徒是被神拣选出来,不属于世界,而是属于神。因此,我们的价值观、行为方式、人生目标都应该与世界有分别。我们当记得:我们是“独居的民,不列在万民中”。
第三,“神非人,必不至说谎;也非人子,必不至后悔。祂说话,岂不照着行呢?祂发言,岂不要成就呢?”
这再次表明神的信实和祂话语的可靠性。神曾向亚伯拉罕应许:“我必叫你成为大国。祝福你的,我必祝福他。咒诅你的,我必咒诅他”。
很多时候,环境让我们动摇,现实让我们感到神似乎远离我们。但神在基督里的应许不会落空。“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,在基督都是是的,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”(林后1:20)。
第四,“神未见雅各中有罪孽,也未见以色列中有奸恶”。
这句话令人惊讶!以色列人曾多次悖逆神,在旷野中抱怨、不信、甚至拜偶像。为何神说祂没有见他们的罪呢?
答案在于替代性的救赎。神在前面设立了那么多献祭的条例,就是为了洗净以色列人的罪。神透过祭牲的血,已经看不见他们的罪了。正如因着基督的救赎,神不再看我们为有罪。哥林多后书 5:21 所说:“神使那无罪的,替我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。”
今天,我们在基督里被称为义,神不再按我们的过犯待我们,而是按基督的义接纳我们。这是福音的核心——我们的罪被遮盖,神看我们为圣洁无瑕。
巴勒听了巴兰前两次的祝福后勃然大怒,但仍然不肯放弃,第三次要求巴兰咒诅以色列民。
巴兰已经意识到神的旨意不能违背,便不再像之前一样去使用法术,而是面向旷野,看到神的百姓照着支派井然有序的安营居住。于是,神的灵直接临到巴兰身上,使他看到耶和华的异象,受感说出以色列民的华美和荣耀。
“雅各啊,你的帐棚何等华美!以色列啊,你的帐幕何其华丽!” 以色列的帐棚和帐幕之所以华美,乃是因为有神的同在,耶和华神住在他们中间,彰显神自己的荣耀。这让我们想到新约的教会,教会是基督的身体,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,又是基督的新妇,神用水藉着道洗净了她,使她成为荣耀的教会(弗1:23;5:26-27)。
巴兰的祝福并未止步于眼前。他继续说:“我看他却不在现时,我望他却不在近日;有星要出于雅各,有杖要兴于以色列。”(民24:17)
这是何等宝贵的预言!那“星”指向的就是耶稣基督,东方的博士们循着它找到了救主(太 2:2),他就是“明亮的晨星”(启22:16);那“杖”是祂的王权,祂要用杖管辖列国(启2:26)。神的计划穿越时间,从以色列的帐幕,直到基督的降临和再来。
弟兄姐妹,这也提醒我们,神的祝福不只关乎现在,更指向永恒。或许你今天面对难处,但神邀请你抬头仰望那从雅各出的星,靠着他忍受今生至暂至轻的苦楚,等候将来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(林后4:17)。
民数记25章 巴兰的诡计导致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
贪财的巴兰不甘心自己的失败,就与巴勒狼狈为奸,将绊脚石放在神的百姓面前(启 2:14;民31:16)。他们利用摩押和米甸女子诱惑以色列人犯奸淫,随从她们跪拜巴力,吃祭偶像之物,大大得罪神,使圣洁荣美的帐幕被玷污。结果,神的怒气发作,再次刑罚以色列人,一天就死去两万四千人。巴兰的手段真是毒辣!
弟兄姐妹,这场景多么令人痛心!神刚刚赐下祝福,以色列人却如此迅速地跌倒了。这提醒我们:罪的诱惑无处不在,罪的试探就在身边,我们需要警醒。
当众人还在为神的刑罚而哭泣时,西缅宗族的一个首领公然带着米甸女子进入营中。此时,亚伦的孙子非尼哈站出来,拿起枪,将他们刺死(民25:7-8)。他不是出于私愤,而是为神的圣洁。他的行动止住了瘟疫,带来了平安,也得到神祝福:神赐他和他后裔平安的约,应许他和他的后裔永远作祭司(民 25:12-13)。
弟兄姐妹,今天我们是否也愿意为神的名站出来?勇敢地对罪恶说“不”,对世界的诱惑说不。当我们为神而活时,祂的平安就临到我们。你愿意成为那个为神热心的人吗?
马可福音12:1-17
首先,主耶稣讲了一个凶恶园户的比喻。这个比喻其实是关于以色列人历史的比喻。从以色列人出埃及,一直到耶路撒冷被毁的一千五百年里,神不断的差派先知呼吁以色列人悔改,但却屡遭拒绝,甚至被杀害(如以赛亚、耶利米等先知)。最终,神差遣自己的爱子来,但园户们却合谋杀害他(12:6-8)。这正是预言耶稣即将被钉十字架。
祭司长和文士一听就知道这是指以赛亚书5章中的比喻。那里说,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,他所喜爱的树,就是犹太人(赛5:7)。
神派仆人去收果子,是要收取什么果子呢?
神要求以色列人「作祭司的国度,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」。意思是,要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为神做见证,把万民吸引到神面前来,成为万民与神中间的桥梁。可是他们交不出见证神的果子。
士师时代,以色列人一进入迦南就开始拜偶像,任意而行。撒母耳时代,他们不要耶和华神作他们的王,想要人间的王;大卫王犯罪引起国家混乱;所罗门晚年也随从妃嫔拜偶像;从所罗门的儿子开始,国家分裂,南北两国的国王绝大部分都是带头拜偶像;神不断的派先知呼吁以色列人悔改,但他们始终悖逆,最后神将他们分散到外邦。后来,神怜悯他们,使他们归回重建国家,但真正敬虔的人屈指可数。总之,整个旧约几乎都是在证明神的百姓对神不忠实。
法利赛人和文士自以为在遵行摩西的律法,但耶稣基督作为神的儿子,察看他们的圣殿时,看到的却是做买卖的贼窝;他们自以为洗净了杯盘的外面,其实里面充满了污秽;他们拘泥古人的遗传,用嘴唇尊敬神,心却是远离神。
简言之,整体而言,以色列人始终没有成为神的见证人。直到神的儿子亲自来地上,被举起钉在十字架,就吸引万人归向神。只是犹太人因着弃绝基督,主就「把葡萄园转让给别人」。转给谁?转给新约的教会。神现今把祂属灵的产业转交给我们这些信徒,我们千万不可重蹈犹太人的覆辙。保罗在罗马书11章提醒我们:“不可自高,反要惧怕;我们要长久在主的恩慈里面,不然也会被砍下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