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2日 读经概要

4月12日

士师记9-10章;路加福音12:35-48

 

士师记9章 人的野心与神的审判

本章的内容充满悲剧色彩。在当中,我们看见人的野心、自私和暴力,也看见神在混乱黑暗中仍然掌权,施行祂公义的审判。

 

这章的主角是基甸的儿子——亚比米勒。这名字的意思是:我的父亲是王。

亚比米勒是基甸的儿子,但他的身份并不纯正,因为他是基甸与示剑的妾所生的。
基甸生前虽然曾拒绝为王,但死后,他的儿子们和人民的心却向世俗倾斜,渴望设立人间君王。

亚比米勒利用与示剑人的血缘关系,巧言诱惑他们支持自己做王。

结果,示剑人就从巴力的庙中取出银子给亚比米勒。亚比米勒就用以雇佣匪徒,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七十个兄弟,只剩下最小的约坦逃脱。

请留意示剑这个城市。示剑是神向亚伯兰显现的地方,又是亚伯兰第一次筑坛的地方(创12:7);后来也成了利未人的城,并且还是逃城。约书亚也在离世前在那里带领百姓与神立约。但是,很可惜,从士师时代的初期开始,示剑城就堕落了。示剑人的信仰变得极其混乱,逃城中竟然有「巴力·比利土的庙」?巴力·比利土的意思是,立约的巴力、立约的主。百姓竟然把巴力当作「立约的主」!

 

因此,神就使用了示剑人的弟兄亚比米勒来管教他们,使他们后来彼此为敌。

 

逃跑的约坦站在基利心山上,向示剑人高声喊话,讲了一个比喻:
橄榄树、无花果树和葡萄树都拒绝作王,只有荆棘答应做王。

 

能结果子的树,专心于神所安排的功用,服事众人,没有时间去追求权力。只有不能结果子的荆棘,才会「贪图虚浮的荣耀」(腓二3),追求人间的权柄。

 

我们留意,约坦所站的山是基利心山。我们知道,神曾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以巴路山宣告咒诅,在基利心山宣告祝福(申十一29;书八33)。现在约坦却「站在基利心山顶上」(7节)宣告咒诅。

既然以色列人不记念神(八34)、忘记神的恩典,以「巴力·比利土为他们的神」;神就藉约坦预言亚比米勒和示剑人将会相互攻击、一同灭亡(20节)。

 

亚比米勒做了三年王。但正如约坦所预言的,三年后,神使恶魔进入亚比米勒和示剑人之间,使他们彼此反目成仇。
示剑人开始背叛亚比米勒;亚比米勒则报复示剑,血洗城池,杀人焚城。

 

最终,当亚比米勒攻打提备斯城时,一名妇人从城楼上丢下一块磨石,砸破了亚比米勒的头颅。
临死前,亚比米勒吩咐拿兵器的少年杀了他。

第一个自立为王的亚比米勒,与后来第一个以色列王扫罗,结局都是叫拿兵器的人杀了自己(撒上三十一3-4),免得受到羞辱。他们在临死的时候和活着的时候一样追求自己的荣耀,却不关心永生。

这一连串血腥悲剧的背后,是神的手在施行公义审判。
圣经清楚地总结说:“这样,神报应亚比米勒向他父亲所行的恶,就是杀了弟兄七十个人的恶;
示剑人的一切恶,神也都归到他们头上。”

弟兄姊妹,神的审判绝不迟延,也绝不遗漏。
虽然人在短时间内似乎可以逞恶、得势,但神必在祂的时间里,彰显公义,审判一切罪恶。所以。「不要自欺,神是轻慢不得的。人种的是什么,收的也是什么。」(加拉太书6:7)

 

在今天的世界里,虽然环境不同,但人心并无二致。
同样的野心、同样的权力斗争,仍然充斥着我们的社会,甚至不小心也渗入了教会和我们的个人生命中。

今天,神借着这章经文呼唤我们:

要警醒,防备内心的野心和贪欲,不要图谋短暂的荣耀,而是存心谦卑,

「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」(腓立比书2:15)

 

士师记10章 心中忧伤的神

 

士师记第十章是一个转折点。经历了亚比米勒的暴政和内乱之后,以色列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。神兴起了两位士师:陀拉和睚珥。

陀拉来自以萨迦支派,拯救以色列,治理二十三年。(10:1-2)

睚珥是基列人,治理二十二年,有三十个儿子掌管三十座城。(10:3-5)

这两位士师并未留下许多光辉的事迹。

然而,不久以色列人再一次背弃了神,陷入更加深重的灵性败坏之中。

他们拜了各地的外邦神,包括巴力、亚斯他录,还有亚兰、推罗、西顿、摩押、亚扪、非利士的神。(10:6)

以色列人到处引进偶像,神就到处兴起难处来管教他们。

百姓在这十八年里到处受到「扰害欺压」(8节),甚至包括迦南地中心的犹大、便雅悯和以法莲支派,以致他们「甚觉窘迫」(9节)、彻底绝望。

 

以色列人在痛苦中向耶和华呼求,说:“我们得罪了你!”(10:10)

神说:“我不再救你们了。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吧!”(10:13-14)

 

百姓「所选择的神」(14节)正是「扰害欺压」(8节)他们十八年之久的假神(6节)。正如神所宣告的:「但我的百姓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」(耶二11)。因为体会到偶像是「无益的神」,所以百姓这次不但向神哀求、认罪,也愿意接受神的管教(15节),并且用实际行动「除掉他们中间的外邦神,事奉耶和华」(16节)。

于是,“耶和华因以色列人所受的苦难,就心中担忧”。

 

神虽然严厉责备,但祂的心肠是柔软的。当祂看到祂的百姓痛悔,祂忍不住动了慈怜。

当百姓把心转向神的时候,神向着百姓的心肠立刻就从管教转移到怜悯和同情。

 

大卫向神认罪时说:“神所要的祭,就是忧伤的灵。神啊,忧伤痛悔的心,你必不轻看。”(诗51:17)

 

路加福音12:35-48 警醒的仆人

亲爱的弟兄姐妹,我们常常口里说:“主必再来。”然而,在等候主再来的时候,我们的心容易在日常琐事中松懈、沉睡。
今天,主借着路加福音12:35-48温柔而严肃地提醒我们:要作那忠心警醒的仆人,预备迎接主荣耀的再临。

主说:“你们腰里要束上带,灯也要点着。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宴席上回来。他来到叩门,就立刻给他开门”。

古代犹太人平时穿着宽松的衣裳,工作或走路时需要束上腰带、便于行动。

束腰象征着行动上的预备,点灯象征着心灵的警醒。

主在马太福音25章中用十个童女的比喻表达相同的意思。

 

“主人回来后,看见仆人警醒,那仆人就福了”。这位主人竟然违反常规,与警醒的仆人转换位置,「叫他们坐席,自己束上带,进前伺候他们」(37节),这正是我们将来在神国中坐席的写照。主耶稣以奴仆的样式来到这世界「服事人」(太二十28),将来祂还要继续服事属祂的人。因为祂既已「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」(来六20),因此我们不但今生需要祂的服事,在永世里也永远需要基督来托住。

 

但主人什么时候回来呢?仆人不知道。“或是二更天,或是三更天”。 二更天指晚上九点到午夜,三更天指午夜到凌晨三点。这都是人最容易困倦的时候。但仆人必须警醒等候。

「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,人子就来了」(40节),所以得救的信徒不能高枕无忧,而要天天醒「预备」(40节),无论是生活为人,还是服侍,都要像基督今天就来一样。对于一个醒等候主的人,基督无论何时再来,都是一样的。

 

彼得想确定这比喻里的仆人是谁,主的回答清楚表明,指的就是所有的基督徒。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当作一个忠心有见识的管家。管家就是仆人,管理主人的产业,并且要按时分粮给家里的人。主耶稣留给我们什么产业呢?就是他的福音。保罗说:他是神奥秘事的管家(林前4:1)又说“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,藉着福音,得以同为后嗣,同蒙应许。我做了这福音的执事。”(弗3:6-7)

不只是保罗,我们都是福音的管家。如何管理福音呢?就是要把福音活出来、传出去。不但用口传福音,也要用生命去见证。不但是向未信者传福音,也要与信徒一同在福音里彼此建造生命。我们如今活着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以福音为中心,立志做一个「行道」的基督徒。「你们多结果子,我父就因此得荣耀。」(约翰福音15:8)

忽略自己本分的人,将面临极大危险。主清楚宣告:这样的人「要把他腰斩了,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」。主耶稣在这里对懒惰不忠的仆人所用的言词格外严厉。福音书中少有地方像这里这样使用如此严峻的表达。

最后,一个人的属灵光照越大,他若仍不悔改,他的罪就越重。那「知道主人意思,却不预备、也不顺从的仆人,要多受责打」;「多给谁,就向谁多取。」

这教训需要我们深刻反思。每一个自称基督徒的人,都当被这话扎心。

亲爱的弟兄姐妹,
主耶稣的话,既带着庄重的严肃,也带着无限的爱与应许:将来,主要亲自服侍那些警醒等候的仆人,将更大的事交托给那忠心的管家!

Previous
Previous

4月13日 读经概要

Next
Next

4月11日 读经概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