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 读经概要
4月9日
士师记1-3:6 路加福音11:14-32
《士师记》简介
《士师记》的希伯来名字的意思是「审判、管治」。本书记录了约书亚死后大约三百年的历史,「那时,以色列中没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」,百姓不断地离弃神、拜偶像,结果被仇敌所奴役;但神并没有停止施恩,不断兴起士师来拯救百姓脱离仇敌。
本书并没有提到作者的名字,但犹太传统和早期教会都认为是撒母耳。
《士师记》不但是历史的记录,也是先知的话语,因此更关心的是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。《士师记》中的内容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编排。
如果说《约书亚记》是一卷「得胜之书」,《士师记》便是一卷「失败之书」,充满了神百姓失败的记录。但在神荣耀的计划里,《士师记》也是一卷「拯救之书」:当百姓离弃神、「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」,神就兴起环境来管教他们;当百姓极其困苦、呼求神的时候,神就兴起士师将他们拯救出来。但士师死后,又再次陷入失败,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不断地走下坡路;但圣灵正是要借着百姓失败的循环模式来启示我们:人真正的难处并不是外面的逼迫,而是里面的全然败坏。然而无论百姓怎样败坏、走偏,信实的神总是以祂的慈爱,把祂所选召的人从失败的循环中拯救出来。
本书记录了13位士师。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许多属灵的教训,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,这些士师是暂时的拯救者,神的百姓所期待的那一位真正的拯救者乃是基督。基督是我们最伟大的士师,把我们从撒但的奴役下完全拯救出来。
士师记1章 没有赶出……
当约书亚死后,尚有许多未得之地,以色列人求问神,谁当先上去攻击迦南人。神说犹大当先上去。因为犹大支派在旷野时是走在最前面的营,拈阄分地时也得的最多,后来大卫王和基督都是从犹大支派而出。所以犹大当冲在最前面。
西缅支派的地是从犹大支派中得来的,所以也当一同前去争战。
犹大与西缅同去杀灭仇敌,神与他们同在,击杀了迦南人,取了非利士人的四境,赶出山地的居民,只是他们没有信心抓住神应许,赶出平原的居民。
本章八次提到「没有赶出」(27, 28, 29, 30, 31, 32, 33),即以色列人没有按着神的吩咐,赶出那地的迦南人,导致日后无穷的后患。 犹大支派敌不过平原居民的铁车(19),便雅悯人没有赶出耶布斯人(21),玛拿西人没有赶出伯善一带居民(27)等等。 他们失败的症结是什么?主要就是妥协! 他们曾听见过神伟大的呼召,但是在大功告成前懈怠下来, 而没有全面赶出迦南地的外邦人。 结果他们受迦南人的影响,去敬拜巴力,离弃神,并且行恶,惹神发怒。
属灵的堕落总是以妥协开始。 一个妥协的人会失去异象、失去目标、失去往前的动力。 与世俗为友(雅四 4)、与世界联合的人,就不能完成神所托付他们的使命(提后四 10)。
士师记2章 失败的循环
第1章展示了各支派在占领应许之地时的部分胜利与不完全顺服,第2章则揭示这种失败的属灵根源,并为全书定下基调:以色列人反复陷入罪中、受压迫、呼求神、蒙拯救的循环。
全章分为三段:
(1)耶和华使者的显现(1~5)── 责备百姓不听从神, 百姓放声而哭。
(2)约书亚的逝世(6~10)── 以色列人的下一代不认识耶和华。
(3)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(11~23)──背弃耶和华,遭受敌人攻击; 继而悔改呼求耶和华,于是神兴起士师拯救。
以色列人听见神的责备,就放声而哭。他们的哭泣并不是因为悔改,而是惧怕后果。真实的悔改,必然会立刻执行神的命令,赶出迦南人、除掉偶像,但他们哭泣完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。神所要的悔改,是「要撕裂心肠,不撕裂衣服。归向耶和华——你们的神」(珥二12),必须「结出果子来,与悔改的心相称」(太三8)。
本章强调约书亚的死是一个事奉耶和华之世代的结束,随后而来的世代是一个不认识耶和华的世代。 因着他们不知道耶和华和祂的作为(二 10) , 就不敬畏、事奉神, 因而落在敌人手中,受尽逼迫苦害。 但是神一次又一次的兴起士师拯救他们, 因为祂绝不放弃祂在人身上的旨意!我们若从软弱失败中认罪、悔改(启二 5),重新回到祂施恩的宝座前(来四 16),就可以得到拯救、复兴,重新获胜。
弟兄姊妹,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,是否常有类似这种“悖逆——管教——悔改——拯救”的循环的经历呢?
「耶和华留下各族」(23节),容许他们继续成为神百姓的难处,并不是为了败坏人,而是为了造就百姓:1、催逼百姓回转呼求神(20-21节);2、训练百姓认识神的性情、谨守圣约(22节;三4);3、让百姓在争战中经历神(三1-2)。
当我们遭遇到神在环境和生命中留给我们的难处的时候,若存着信心,就能看清神在这些难处背后量给我们的生命的功课。
路加福音11:14-32 真正的福
在本段经文中,主耶稣首先医治了一个被哑巴鬼附着的人,再次显明祂有能力除灭撒但的权势。我们应当留意,撒但攻击人的方式多样:有时使人污秽,有时使人狂暴,这里则是使人哑口无言。撒但的手段虽不同,却总有一个共同点——要破坏、要伤害。
今日,虽然我们不常看到明显的鬼附,但撒但的工作并未减少。多少人可以与人侃侃而谈,却从未向神说话;他们的口舌,从未用来祷告或赞美创造主。这样的人,实际上正受着“哑巴鬼”的辖制。一个不祷告的人,在属灵上是死的。他的口舌没有履行被造的本分,乃是成为了叛逆的工具。我们若意识到这一点,当迫切求主保守我们脱离“哑巴鬼”的捆绑,天天用口舌荣耀神。
此外,这段经文也提醒我们,未信者心中的偏见是何等强大。那些亲眼见证了主耶稣行神迹的人,竟然将祂的善行诬陷为靠着鬼王的能力而行!这种拒绝真理、执意扭曲事实的心态,至今仍广泛存在。多少人对基督徒与教会充满成见,不论我们怎样行善、讲道,总有人怀疑、污蔑。
主耶稣也描绘了撒但可怕的权势。它是一个“壮士,披挂整齐”,诱惑始祖堕落,俘虏无数灵魂,使人们沉睡在虚假的平安中。
真正的智慧,是要认识到撒但是强大的仇敌,但更要知道,我们有一位更强的壮士——耶稣基督!祂在十字架上已经胜过撒但,释放被掳的人。惟有投靠基督,我们才能得自由。
主也警告我们,表面的敬虔是极其危险的。主用一幅极严肃的图画教导了这个真理。一个人虽然被赶出了邪灵,但圣灵并未进入他的心。那邪灵四处寻找安歇之处,又回到他原来所住之处。他回到那里,发现里面空着、打扫干净、修饰整齐,便带着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一同进去。主最后总结说:“那人末后的景况,比先前更不好了!”
若心灵被打扫整洁,却没有圣灵居住,撒但终将带着更多邪灵回来,叫人末后的景况更加糟糕。表面道德的改变不能拯救灵魂,唯有基督住在心中,才是真正的安全。
“众人中有一个女人高声对他说: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。”主耶稣立刻借着她的话教导了一个重要的功课:
聆听并遵行神话语的人,是何等有福。他们在基督眼中,被看为与祂的亲属同样尊贵。信靠主耶稣的人,比肉身上作祂亲人的人更为有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