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. N. A. N.

1月23日 讀經概要

1月23日

 出埃及記1-3章;馬太福音16:13-28

《出埃及記》概覽

今天開始讀《出埃及記》。本書有豐富的屬靈意義,需要我們多花時間閲讀、默想。弟兄姊妹,請一定要親自閲讀經文!熟悉經文的內容。

 

主耶穌說:「你們查考聖經,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,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。」(約5:39)每卷聖經都是在給耶穌基督做見證。盼望我們在閱讀本書時,也能看見「基督榮耀福音的光」(林後4:4)

 

本書以雅各的子孫下到埃及並在那裡繁衍強大起來開始。他們下到埃及時不過七十人,但「以色列人生養眾多,並且繁茂,極其強盛,滿了那地」(1:7)。但此後,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,他開始苦待和奴役神的百姓。這就應驗了《創世記》15章,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:「你的後裔要寄居別人的地,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。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,我要懲罰,後來他們必帶著許多財物從那裡出來」(創15:13-14)

神如何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?這就是出埃及記所要關注的。

 

本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。第一部分(1-18章)講述了從埃及出發到西奈山這段旅程,第二部分(19-40章)講述了在西奈山下約一年的時間裡領受律法,建會幕的過程。

也可以用兩個词總結這兩部分:救贖和侍奉。

救贖本身不是目的。神並非救贖之後就停手不管了,而是讓祂所救贖之人成為自己的百姓。人類的始祖因犯罪而從伊甸園中被逐,可謂是神失去了自己百姓。因此救贖的目的在於神要尋回“神的百姓”,“神要作他們的神,他們要成為神的百姓”,這正是出埃及記的中心主題。因此神差摩西到法老面前一直強調的是「容我的百姓去,好侍奉我」(5:1,7:16,8:1,9:1,13,10:3)。

 

更進一步,神也命令他們「為我造聖所,使我能住在他們中間」(25:8)。這表示神願意與自己的百姓同住。其實這是出埃及的最終目的。神說:「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,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,為要住在他們中間。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。」(出29:46)[神住在他們中間],這就是神的國。

這不僅是出埃及記的目的,同時也是整本聖經的中心主題。

到了新天新地,「看哪,神的帳幕在人間。他要與人同住,他們要作他的子民;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,作他們的神。」(啟21:3)

 

出埃及記中的基督被啟示為逾越節的羔羊、中保大祭司、生命之糧嗎哪、湧出活水的磐石、神與人同住的會幕。

出埃及記中的摩西是神的代言人,法老王卻是撒但的代言人。摩西說:“容我的百姓去”,而法老卻對抗說:“耶和華是誰,使我聽他的話,容以色列人去呢?”(5:2)降在埃及的災正是這一抗衡的結局——撒但失敗,神就勝利了。

 

《出埃及記》是透過肉身的出埃及啟示了屬靈的出埃及,換句話說,出埃及記就是福音的故事,救贖的故事,講述了我們這些“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”如何得救成為神百姓的故事。

 

 

今天我們要讀前三章。

 

出1章 

本章講兩件事:神的賜福,法老的奴役。

神祝福以色列人,使他們發展成為大族,顯明神的應許是信實的!神怎樣應許,也必怎樣成就。

但是,有一位新的法老起來,不再記念約瑟的恩情,反而對以色列人滿心嫉恨,加以苦害,強迫他們作苦工。這使得神的選民在埃及痛苦到了極點。

 

不過,以色列人雖然如此痛苦,但在第一章沒有看到他們向神呼求,更沒有看到他們想離開埃及。甚至他們出了埃及後,還常常想回到埃及!

可以想像,他們長期生活在埃及,早已忘記了神與他們列祖所立的約。埃及對他們的吸引力太大了!

這豈不是全人類的光景嗎?許多人明知道在世界有愁苦,沒有平安,卻仍然对世界心存幻想,不願意轉向神,不渴慕神所賜的迦南美地。真是可憐!

 

雖然以色列人忘記神,但神卻沒有忘記他們。因耶和華不改變,所以雅各之子沒有滅亡(瑪3:6)。神不但使用收生婆拯救以色列男嬰,并且下一章要為他们預備一位拯救者。

 

出2章

記載了摩西的前80年的生平,看見神如何預備摩西,裝備他,栽培他,磨練他,使他成為神美好的器皿。

從摩西出生,到被法老女兒收養,我們看到神奇妙的保守。

等摩西長大,他因信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,便離開王宮,探望骨肉弟兄。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,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(來11:24-25)。這是好的。但是,他以為自己是當之無愧的民族領袖,可以解救同胞,不等候神的差遣,就憑著血氣行事,殺死埃及人,結果全然失敗!不得不逃到米甸曠野。在那裡受神的造就。

神在摩西身上有重大的使命,不惜用四十年苦煉他,為要煉淨他的肉體和血氣,使他生命破碎,完全死透,達到豐盛地步。摩西牧養岳父的羊群,寄居外邦,學習信靠、谦卑、順服、忍耐,這些品格是作為以色列的牧者所必需的。

 

另一面, 神也預備以色列人。長期的痛苦,使他們終於哀求神。現在時機成熟了,神就記念祂與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所立的約,開始實施祂拯救的計劃,把他們帶出埃及,領他們回到迦南美地。所以,惟有人走到盡頭,神才開始作工。

 

出3章 神呼召摩西

 

照人來說,他已經八十歲了,年輕時的自恃和雄心早已消失,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。但神卻偏偏在這個時候「呼叫」他,開始使用他。

神呼召人,往往是當人覺得自己「不能」的時候。當一個人被神完全拆毀的時候,沒了出頭露面的慾望,也沒了個人的雄心大志,才能真正地成為「極其謙和」(民十二3)的「眾人的僕人」,讓神的旨意和權柄自由地在他身上流露出來。

 

摩西聽到神的呼召,何等戰兢!深深觉得自己一無所有,怎能去見法老,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?但神說:「我必與你同在」,這是唯一可靠的憑據,有神的同在就够了。

 

摩西看見荊棘被火燒著,卻未燒毀。這表示神與子民同在,他們雖受煎熬,卻必得救贖。

當摩西想要近前的時候,神吩咐他脫下鞋,因他所站之地是聖地。摩西要接受一個偉大的使命,必須脫去罪污,分別為聖,完全順從神的旨意,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(來 12:14)。

弟兄姊妹,當我們敬拜神時,是否意識到所站之地是聖地?我們要手潔心清地朝見我們的神。

 

 

太十六 13~ 28

 

這一段經文是馬太福音的分割點。

主耶穌問門徒說:「你們說我是誰」(15)?這個問題是對第一章到第十六章所做的一切事工的總結性的提問:「耶穌到底是誰?」。彼得代表所有的門徒告白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(16節)。門徒們經過三年時間的學習,終於明白了他們跟隨的主耶穌就是「基督」。

那麼,接下來的問題就是「基督要做什麼?」聖經說:「從此,耶穌才指示門徒,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,受長老、祭司長、文士許多的苦,並且被殺,第三日復活」(21)。

這是基督要走的路,是十字架的路。

從這裡開始,主耶穌要走向耶路撒冷,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。

 

那麼,門徒要怎麼做呢?主說:“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,來跟從我。”

捨己表示捨棄自己的意思,順服神的意思;犧牲自己的利益,為要成全神的旨意。

今天,這些要求並沒有改變。我們接受這些要求嗎?我們能跟上主的腳步,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嗎?或者我們只是想得主的醫治、祝福,說耶穌的好話,卻逃避祂的要求呢?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22日 讀經概要

1月22日

創49-50章;太15:29-16:12

創世紀49章記載了上帝借著雅各對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預言和雅各的死亡。

雅各召集兒子們到他床邊,他很清楚自己要傳達的是「預言」,日後都要一一應驗。雅各對他兒子們最後的話,讓我們看到,他對他兒子們的觀察入微,說出兒子們以往的情形。而最重要的點,乃是他明白一切都是在神的計劃之下,他把神所要作的事告訴他的兒子們。雅各的預言可以分為四段,每三支派為一段。對流便、西緬和 利未,說到人天然敗壞的光景;對西布倫、以薩迦和但說到神雖祝福,然而他們尚可能背道;對迦得、亞設和拿弗他利,說到救恩的效力;對猶大、約瑟和便雅憫,說到基督。而後,雅各要求葬在麥比拉洞中,囑咐眾子已畢,就把腳收在床上,走完了他在地上的路程。雅各的一生雖然坎坷,充滿愁苦和憂傷。但是,他臨死的時候,不是悲悲慘慘,充滿遺憾,而是光明和圓滿的。雅各晚年經歷神極深的破碎,因此他最末了的人生不只是成熟,並且是透明了,如同箴言四章十八節所說:「義人的路,好象黎明的光,越 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」

第50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

雅各活到147歲去世,約瑟為他哀哭了好幾個月。摯愛的親人離世,我們也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,心情才能平伏。哭並向別人傾訴有助於消除哀傷,恢復正常的生活。允許自己和別人為喪失摯愛的人而哀傷,也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情緒平伏下來。傷痛需要神在漫長時間中的治療。我又可以如何讓神去治療我的創傷?

約瑟的哥哥們在父親死後非常害怕,奉父之名請他饒恕,並謙卑俯伏願作他的僕人。約瑟卻哭了,他安慰他們說:「我豈能代替神呢?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,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,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,成就了今日的光景。」(創五十19-21)這幾句真是顯明神在約瑟的心中運行,叫他為神作美好的見證,無論遭遇什麼事都有神的美意。我們的生命中遇到背叛、冤屈和傷害的時候,是否相信這其中也有神的美意呢?

約瑟也與他父親有同樣的信心,為他的骨骸留下遺命,他不願葬在他作宰相有屬世榮耀的地方,而等候與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一同復活,承受所應許的美地。今天我們一生的追求、盼望和基業在哪里呢(創五十25;太六33)?彼前一3-4:“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,重生了我們,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,可以得著不能朽坏,不能玷污,不能衰殘,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“。

創世記最後一句是「把他收殮在棺材裏,停在埃及」。創世記開始於生命和光,結束於死亡和黑暗;表明人因著墮落犯罪,結局乃是死亡和黑暗,因此人需要神的救贖。沒有救贖的人生,乃是『收殮在棺材 裏,停在埃及』的人生。

太15:29-16:12

在馬太福音15章後半部分,我們看到耶穌因著憐憫那些跟隨祂的百姓,就滿足他們身體的需要。一切有病的人凡帶到主腳前的都得了醫治,這不是偶然的,或只在少數人身上,他是能力的源頭,是滿有慈愛的主,能作在每一個人身上。那四千人已經三天跟隨主,沒有吃的了,他們實在是要聽主的道,主憐憫他們,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使四千人吃飽,將收拾的零碎裝滿了七個籃子,這代表著神的恩典是完全的。那耐心等候主的人不會空腹而歸,有這樣的牧者,永不至缺乏(詩廿三1)。但那些視神跡而不見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,請耶穌從天上顯個神跡,不是因為他們好奇,乃是為著要找把柄,如果耶穌不能行,就要指控他為假先知或誘騙人。主耶穌說:「你們能分辨天氣,倒不能分辨這時代的神跡。」這時代是一個罪惡極重的時代,須要約拿傳悔改的道,耶穌從死裏復活,就是這時代的神跡(太十二39-41;徒十七31),但他們竟不信耶穌從死裏復活,也不肯悔改。

因此耶穌對門徒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,意思是防备他們的教訓。他們對耶穌有許多譭謗和不信的說法,而且反對耶穌的許多教訓。

禱告:親愛的天父,感謝你用約瑟來見證你的恩典,人靠着你可以穿越世俗一切的干擾,與罪和不義劃清界線,在苦毒的污水中,滴下消毒的試劑,化腐朽為神奇,把咒詛變為祝福。即使在生命的盡頭仍然可以帶著信心和盼望說“我要死了,但神必定看顧”,相信以色列族將來必要出埃及,然而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卻不相信耶穌的復活,他們的屍首將一直停留在埃及。求主保守我們遠離法利賽人和撒督該人的酵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門!

(本篇撰稿:BF)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21日 讀經概要

1月21日

 創47-48章;太15:1-28

 

創47章 雅各覲見法老,為法老祝福。

 约瑟带着五个兄弟去见法老,遵照约瑟预先叮嘱他们的,謙卑地请求法老容他们住在歌珊地。這是爲了保守他们在道德和信仰上的纯洁,免沾染异教的風俗。

 雅各作为一个逃荒的瘸腿老牧羊人,却两次「给法老祝福」(7、10节),這是因着神与雅各「同下埃及」(46:4),他才能在埃及活出神的荣耀,做「有君尊的祭司」(彼前2:9)。雅各从前想尽办法抓别人的祝福(27:19),如今却为埃及法老祝福,这正应验了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「地上万族必因你和你的后裔得福」。

 

當法老問及雅各的年歲,雅各說自己是寄居在世130年。這表明他羡慕的家鄉乃是在天上的(來11:16)。他雖然活了一百三十嵗了,卻認爲是又少又苦。

今生若和永恆相比,世上哪一個人的年日不是又少又苦?摩西也感嘆說:我們一生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(詩90:10)。所以,人若只爲今生而活,實在是愚昧。

弟兄姊妹,請在此嚴肅地面對這個問題:我還剩下多少年日,可以為主而活,為天國而活?

 

説到人生的愁苦,接下來我們看到埃及和迦南全地的人都落在饑荒的愁苦中。若不是約瑟早早給他們預備糧食,他們都要餓死了。爲了活命,他們到約瑟那裏求糧食,用銀子、牲畜、土地來換取食物吃。

肉身的饑荒很可怕,但靈魂的饑荒更加嚴重。可惜,人們只知道為那必坏的食物勞力,卻不知道為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(約6:27)。這永生的食物已經賜下,就是耶穌基督,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裏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(約6:35)。

雅各蒙神施恩,享受與約瑟同住、平安喜樂的晚年。雅各臨終前給約瑟留下遺命,他信心的眼睛定睛在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。臨終前,他扶著杖頭敬拜神。神在雅各身上的工作完成了,用147年的時間,得著了一個完全敬畏神、依靠神,直到臨終還要敬拜神的人。

 

創48章 本章記載雅各祝福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。

 

當約瑟知道父親病重,帶兩個兒子去見雅各。雅各首先重申了神的應許,並且要把以法蓮和瑪拿西當成自己的兒子對待。这说明长子的名分传给了约瑟,他要承受雙份產業(代上5:1“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”)。

雅各給他們祝福時,把右手放在年幼的以法蓮的頭上,這是預言以法連要强盛。以後,以法蓮就成了北國以色列的別稱(賽7:2;何9:13)。

 

雅各雖然眼睛昏花了,但靈裏面明亮透徹,他見證神是『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』 (創48:15),以及『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』 (創48:16)。他深深的體會到神是他的牧者,他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,神卻帶領他安全度過,并且最終把他帶到豐美的青草地。

雅各這樣的信仰告白,是留給子孫最寶貴的遺產!

弟兄姊妹,雅各的牧者也是我們的牧者,他道成肉身,與我們同在,親身經歷我們面對的患難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救贖我們脫離罪惡的權勢,帶領我們進入永遠可安息的水邊!

 

太15:1-28

這段經文講兩件事:主教導我們何爲潔净;迦南婦人的禱告。

 

耶穌這時是在革尼撒勒一帶,也就是在加利利海西北岸。法利賽人和文士卻大老遠從南部的耶路撒冷來指責主的門徒沒洗手!法利賽人把自己當作信仰的權威,來審問耶穌的門徒。在他們看來,洗手不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問題,乃是關係到宗教禮儀,關係到是否遵行誡命。

然而,主耶穌說他們是“瞎眼領路的”。他們是瞎眼的,表現在:第一,看不見自己裏面的污穢,他們只洗净杯盤的外面,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(太23:25)。第二,他們看不見是誰在和他們説話。正在和他們説話的就是頒佈律法的那位主。他正在教導他們律法的精義。可是他們卻塞住自己的耳朵不想聼。可見他們根本不在乎神,在乎的僅僅是外在的宗教規條。第三,他們看不見神話語的權威。《申命記》4:2,“所吩咐你們的話,你們不可添加,也不可刪減”。可是他們卻自以爲聰明地修改和添加神的話語。飯前洗手是猶太人自己發明的規條,不是神的真理。第四,他們看不見什麽是神所喜悅的敬拜。神所喜悅的乃是内心的敬拜,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神(約4:23),而不是嘴唇上的敬拜。第五,他們看不見得救的道路。神所賜的救主就站在他們眼前,他要流出寶血洗净他們一切的污穢,但他們卻棄絕他。因此,他們只能等待將來被天父拔出來!

 

接下來的经节记载了一位爱女心切的母亲,向主耶稣發出的禱告。开始似乎困难重重,但她仍然义无反顾,来到主面前,将自己的难处向祂乞求。我們的主并非真的要拒絕她,乃是將她裏面的信心顯明出來。迦南妇人的禱告值得我們學習。她的禱告是因著愛,憑著信。代祷的巨大力量源于爱。這愛使她承受了主的静默,忍受暫時的拒绝。她對主的信心是活潑的,堅信主的恩典是豐富的。「主啊,不错,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上掉下的碎渣儿。」讓這話增强我們禱告的信心吧!如果狗都能吃碎渣,那麽,我們因著基督被接納為神的兒女的,爲何不大大張口向天父求生命的餅呢?爲何像浪子一樣忍飢挨餓?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20日 讀經概要

1月20日

創世記45-46章;太14:14-36

 

 45章 约瑟和他弟兄们的相认,這真是催人泪下的场景。

犹大发自肺腑的真诚代求之后,约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。他把所有旁人都打发出去后就在众弟兄面前放声大哭。

 “我是约瑟”,他对他弟兄们说。 

他说出了自己的名字。在此之前他用的都是法老给他的埃及名字。

 

“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,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。”這不是为着定罪,而是为着使他们能认出并相信他是谁。

 

“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。这是 神差我先来,为要保全生命。”这是多麽寬大的胸懷!約瑟不但不計算他們的惡,還竭力地安慰他們。如此,就令哥哥們愈加自責,無言以對,因約瑟的愛而痛悔蘇醒!

 

此情此景,怎能不令我們想起加略山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大愛?主耶穌用同樣溫柔的聲音,對我們說: “我是耶稣,就是你曾經拒絕的、逼迫的耶穌”(徒 9:5)。這位爱我們的主,曾爲我們降卑,受死,今天已经升到高天得了荣耀。他现在来呼喚我們,不是爲了定我們的罪,乃是爲了拯救我們,召我們进入祂的荣耀!

 

“于是约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悯的颈项上哭,便雅悯也在他的颈项上哭。他又与众弟兄亲嘴,抱着他们哭,随后他弟兄就和他说话。”(45:14)。

 

約瑟和哥哥們徹底和好了!

 

和好!有谁明白这个词在这里的分量呢?約瑟爲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!

 

然而约瑟和他弟兄们的和好,只是神与人和好的一个表像。

弟兄姊妹,你可曾知道,神願意與我們和好!我們曾得罪了他,背叛了他,可是他竟然願意饒恕我們,與我們和好?他爲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?

《歌羅西》1:20“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,便藉著他叫萬有,無論是地上的,天上的,都與自己和好了。”

 

 

46章 本章記載雅各全家來到埃及。

下埃及是雅各一生中又一個轉捩點。

雅各何等迫切想要快快去見約瑟一面(創45:28),但是那時他心中有懼怕,擔心下埃及不合神的心意。因爲神曾命令以撒不可下埃及(創26:2),雅各沒有得到神的指示,不敢擅自行事,所以他選擇在別是巴獻祭,尋求神的旨意。神在異象中,應許他:「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」 (創46:4)。知道神要與他同在,這就夠了。有神的同在,他哪裏都可以去;若沒有的神同在,他哪裏都不該去。

 

到了埃及后,約瑟指示家人們要住在歌珊地。這是出於信心和智慧的安排。

歌珊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部,靠近迦南地,土地肥沃,是全埃及最好的畜牧用地。古埃及以农业立国,看不起游牧民族。约瑟安排家人住在与埃及人隔离的「歌珊地」,并要求全家保持被埃及人厌恶的职业,一面是为了避免随从埃及的恶俗,一面也是为了预备将来出埃及。

信徒在世界寄居,也要效法雅各家住在「歌珊地」,与世界分别,身在世界却不与世界同流合污,随时准备「从那城出来」(启18:4)。

 

太14:14-36

 

這裏記載了主所行的兩個神跡:五餅二魚喂飽五千人,海面行走。

這兩個神跡與之前的神跡有些不同。前面的神跡都是針對人的緊急的需要,有人生病了,被鬼附了,甚至死了。總之就是面對死亡的威脅,他們急切地需要得生命。主就行神跡拯救他們脫離死亡,賜給他們新生命。

然而,這裏的兩個神跡似乎不是緊急需要。在第一個神跡,人們餓了,門徒提議讓他們自己找吃的,這建議實際上也是可行的。不一定需要主耶穌親自給他們吃的。在第二個神跡,彼得想像主一樣在海面行走,更是超出了日常生活的所需。

但是,主刻意要行這兩件神跡,是要我們看到:他不但是給人生命的主,也給人豐盛生命的主,他所賜的是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。正如約翰福音10:10,我來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豐盛。

弟兄姊妹,我們的主是造天地的主,使無變有的主,他能把五個餅兩條魚變成喂飽上萬人的豐盛的宴席。那麽,你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他手中嗎?讓他拿起你的生命,祝福了,擘開,喂飽許多人的靈魂!如此,你的生命就更豐盛了!

 

當門徒在海上因風不順,被浪搖撼,主卻“輕鬆的”在海面行走!這個對比,讓我們再次看見,主耶穌就是創造風和海的主宰,風和海都要聼他的話。門徒看見主,卻認不出是他,以爲是鬼怪。主說:你們放心,是我,不要怕。在我們所遇見的一切患難背後,都有主在掌權,我們大可放心!

彼得看見主能駕馭海浪,就心生羡慕,也想體驗這種超自然的能力。主應允了他:你過來吧。他真的就走過去了。這對彼得來説是何等的人生經歷!可是當他的眼睛離開了主,而去注意身邊的風浪,他就立刻下沉了!他馬上呼求主:主啊!救我!主立刻把他拉上來。這教訓我們,我們的眼睛要時刻仰望主,不要看環境如何,只要有主的呼召,就凴信心前行,必能經歷主奇妙的能力。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9日 讀經概要

1月19日

創43-44章;太13:53-14:13

 

創43和44章,記載約瑟與兄弟們第二次重逢的經歷,終於見到便雅憫。

 

迦南地的饑荒甚大,雅各家的糧食吃完了,若不再去埃及糴糧,生命危在旦夕。然而,雅各仍不肯交出便雅憫。此刻,另一個兒子猶大挺身而出,懇求父親打發便雅憫一同下埃及,他甘願為小弟作保,若不帶他回來,情願永遠擔罪。

可見,猶大的生命也發生了改變。從前他遠離父家,自私自利,如今他甘願捨己。

猶大的懇求打動了雅各,使他終於放下便雅憫,说:“但愿全能的神使你们在那人面前蒙怜悯,释放你们的那弟兄和便雅悯回来。我若丧了儿子,就丧了吧!”

可以聼得出來,這話是出於無奈,而不是信心。自從失去約瑟以後,便雅憫成了雅各心裏的偶像。偶像是什麽?就是任何除了神以外,我們以爲若失去它們,生命就不再有意義的東西。可能是工作,金錢,榮譽,兒女,性命等等。神要打碎雅各心中的偶像,好使他看到神的信實和榮耀。

其實,神不是要拿去便雅憫,而是讓雅各重新得著一個和好如初,弟兄彼此相愛的家庭。

約瑟見到久別的弟弟便雅憫,又進屋裏哭了一場。可見,約瑟是何等愛自己的弟弟。這讓我們想到,耶穌基督作爲我們的長兄,他對我們的愛也是何等的深。

约瑟使众弟兄按着长幼的次序排列坐席,令他们非常诧异,或許在想:這人到底是誰呢?

约瑟給弟兄們擺的筵席是爱的筵席,合一的筵席;也是救恩的筵席,因约瑟的拯救,在饥荒中得饱足。神的恩慈何等大!

但是,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,还需要最後一個试验,证明他们真的改變了。约瑟把银杯放进便雅悯的口袋里,说他是小偷,来试验一下此时弟兄们的反应。

若在以前,他们会怎么样呢?很可能丟下便雅憫就走了。但現在,猶大再次站出來。

犹大首先代表兄弟们在约瑟面前认罪,“神已经查出仆人们的罪孽”,并且提議他們都留下做奴僕。约瑟堅持只要便雅憫留下。

此刻兄弟们面临着巨大考驗:谁肯代替弟弟做奴僕,让小兄弟平安回到父亲的身边?

犹大自己做过浪子,深深体会父亲的爱,岂可让父亲再次遭受“丧子”的悲恸!他勇敢地挨近约瑟,情辭迫切恳求約瑟釋放小兄弟,自己願意代替小弟为奴,叫小弟和他哥哥们一同回去。犹大的心是何等真切!犹大的牺牲,既满足约瑟公义要求,也体贴父亲的慈爱之心。

本章我們看見猶大的表現和從前判若兩人:从前把约瑟卖作奴隶(37:26-27),现在甘愿代便雅悯做奴隶(33节);从前对父亲冷酷欺骗(37:32),现在对父亲体贴怜悯(31节);从前对他玛出尔反尔(38:11),现在他对父亲持守承諾(32节);从前自以为义(38:24),现在愿意为弟兄代罪(33节)。

犹大虽不是长子,经痛悔后如同长兄,胜过一切弟兄(代上5:2),基督也是从他而出,何等蒙福!

 

弟兄姊妹,我們要從猶大身上學習代禱的榜樣。每天花時間在主面前,懇切地為弟兄姊妹祝福禱告,尤其為那些信心軟弱的,舉手禱告。神喜悅我們彼此代禱!

 

太13:53-14:13

 

這一段包括兩部分。

13章末尾,講的是主耶穌被家鄉的人厭棄。他們輕看他,說他是“木匠的兒子”。他們僅憑外貌來認耶穌,看到的只是他的卑微的出身。他們只是好奇主的智慧,卻不去認真的面對主所宣講的真理。

這不正是許多人的情形嗎?聽見了福音,卻不真的明白。如種子落在路旁,或是土淺石頭地。沒有用真誠的信心去領受福音,以至於最終被關在天國門外!

 

留意本章最后一句:“耶穌因为他们不信,就在那裏不多行異能了”。

這是不信的力量!導致我們的主無法繼續行神跡。

我们都知道信心的力量。我们的主说,如果一个人有芥菜种那么大的信心,他就可以移山。麻风病人因著信,得了潔净;百夫长因著信,他的仆人得了醫治;瞎子因著信,眼睛打開了;罪人因著信耶穌,就可得稱爲義人。這是信心的力量!

但是,不信的力量也很大,可以阻碍神赐福的河流。不信会带来痛苦、悲伤、悔恨和永遠的地狱。 “信子的人,有永生;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。”

 

主啊,赐我们信心,好使你能向我们行出许多恩典的“异能”!

 

14章第一段插入施洗約翰的死。

施洗約翰曾是主的開路先鋒,被神大大使用。但是,時間到了,神就使他退出舞臺。約翰自己也說:他必興旺,我必衰微。

但是对施洗约翰来说,他的使命完成了。他在地上掉了脑袋,却在天上得到冠冕。

反觀希律,爲了自己的面子,不惜塞住良心,拒絕聖靈的光照,殺害了主的僕人,他的結局如何呢?唯有在硫磺火湖裏哀哭切齒,永遠痛苦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8日 讀經概要

1月18日

创41-42章;太13:31-52

 

41章记录的是约瑟为法老解梦,并从囚犯升为宰相。

 

法老做了梦,可是无人能解。这时酒政才想起两年前的事,禀告法老,使约瑟站在法老面前。法老对约瑟说:“我听见人说,你听了梦就能解。”约瑟回答法老说:“这不在乎我, 神必将平安的话回答法老。”(15-16节)約瑟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贊美冲昏頭,他的回答乃是高舉神的名。

结果,法老看见耶和华与约瑟同在,就任命约瑟为宰相,讓他治理埃及全地。

“约瑟见埃及王法老的时候年三十岁。”(46节)这么说,十七岁的少年(37:2)被卖到埃及熬炼了十三年后,被立为宰相。

若约瑟不被哥哥们忌恨,就不会被卖到埃及;若不被卖到埃及,就不会作奴仆;若不作奴仆,就不会下在监里;若不下在监里,就不会成为宰相;他不做宰相,埃及人和雅各家就很難躲過七年大饑荒;他不做宰相,雅各也就沒有機會帶領全家下埃及寄居。我們記得,在創世記15章,神對亞伯拉罕預言說,他的後裔要寄居別人的地,指的就是埃及地。這預言通過約瑟應驗了。

因此,圣经记录这一连串的事件,不是为了见证约瑟的榮耀,乃是见证在约瑟背后主宰一切,守约施慈爱的神!

 

法老賜給約瑟一個新的名字:撒發那忒巴尼亞,意思可能是世界的救主,或者領受神啓示的人。約瑟真的是饑荒中的拯救者,千萬人從他那裏得著糧食。

在這一點上,約瑟又是在預表主耶穌。主耶穌才是生命的糧,到他那裏去的,必定不餓;信他的,永遠不渴(約6:35)。

 

另外,我們從約瑟應對饑荒的策略中也得到一個寶貴的屬靈功課:積糧備荒。在平日裏,要殷勤地積纍屬靈的糧食,以備安全地度過屬靈的饑荒期,或者考驗期。當考驗來了,我們就會發現只有主的話語可以安慰我們,給我們亮光和力量!正如‪耶利米书17:8,依靠神耶和華的人,像树栽于水旁,在河边扎根,炎热来到,并不惧怕,叶子仍必青翠,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,而且结果不止。

 

42章 約瑟的哥哥們下埃及買糧

在這一章,我們看到約瑟的夢實現了,哥哥們都跪在他面前求糧食。約瑟心中作何感想?沾沾自喜?一雪前恥?報仇雪恨?不是,乃是以愛心和智慧引領哥哥們悔改,與他們和好。

約瑟故意向哥哥們說嚴厲的話,扣留他們三天,使他們深刻反省自己的罪。他們說: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,他哀求我們的時候,我們見他心裏的愁苦,卻不肯聼,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(42:21)。

性情溫和的約瑟聽見哥哥們吐露真情,就再也含忍不住,轉身退去,哭了一場。這淚水裏有委屈,有感恩,也有饒恕。積壓在心頭長達20年的傷痛終於得到了釋放。但現在還不是和好的時候,還需要繼續考驗哥哥們。他把西緬扣下,讓其他人回去把便雅憫帶過來。

 

哥哥們在回家的路上發現銀子還在口袋,就都提心吊膽,戰戰兢兢的說:這是神向我們做什麽呢?(42:28)他們不知道這是約瑟給他們的白白的恩典,爲了使他們進一步謙卑悔改。

同樣的,神在基督裏給我們白白的恩典,也是爲了引領我們悔改(羅2:4)。

 

本章最後,雅各不相信兒子們的話,決不答應把便雅憫帶到埃及。可見,雖然約瑟的事情過去了20年,雅各心裏始終無法釋懷。便雅憫成了雅各心裏唯一的依靠。然而,神不放過雅各,要他全然信靠神。到了下一章,雅各不得不放手讓便雅憫去埃及。

 

太13:31-52

 

在13章後半部分,主給我們另外的五個天國的比喻。

芥菜種和面酵的比喻屬於一類,要點是:天國一開始很微小,但終會大大昌盛。我們回想亞伯拉罕的時代,他等了許久才有了一個以撒,然而神應許他的後裔將來必如天上的星那樣多。起初,主耶穌只呼召12個門徒,但他卻吩咐他們去使萬民做主的門徒。在今天這些應許都正在不斷地實現著,并且將來必然完全實現。

 

藏寶和尋珠的比喻屬於一類,要點是:天國是如此寶貴,凡遇見的人,都應該為得到他而歡歡喜喜地付出一切代價!

使徒保羅正是這樣做的,他在腓立比書3:7-8說,「只是我先前以爲與我有益的,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不但如此,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。」

 

撒網的比喻的要點是:如今聲稱信耶穌的人不一定都屬於神,到世界末了,就要顯出來了。主耶穌在登山寳訓也曾教導說:凡稱呼我主啊,主啊的人,不能都進天國,唯獨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。

 

親愛的主啊,謝謝你教導天國的道理,求你幫助我,使我真的明白天國的寶貴,真信你是基督,真的願意為天國付出代價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7日 讀經概要

1月17日

創39-40章;太13:1-30

 

禱告:滿有怜悯的主, 你的怜悯带我进入另一個黎明。 除非我在恩典中长进,否則我就辜負了你的恩賜。此刻,我把我的灵魂和身体都交在你的手中。求你保守,引导我,让我的心回归你的真道,使我成圣,赐我祝福。 

 

39章 約瑟在波提乏家為奴,后被誣陷下在監牢。

 

我們看到,耶和華神給約瑟走的是一條不斷被剝奪,降卑,受苦的道路。彩衣變血衣,愛子成奴僕,身居卑賤,失去自由,美夢似乎成泡影。

這在人看是何等不幸,但背後實在有神的美意。因爲,非如此不能升高、掌權、得榮耀。

許多遭遇,當時我們不明白,後來必曉得神的美意。神使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処(羅8:28)。

 

约瑟是如何面對越來越艱難的逆境的?是意志消沉,自甘墮落嗎?不,他乃是甘心卑微,任劳任怨,忠心侍候。虽然离开父家,没有外面的敬拜,内心却仍然虔诚地事奉神。他的服侍不是作在人前,讨人喜欢,而是从心里作在神前。神就与他同在,使他凡事顺利。

 

撒但看到無法用艱難擊敗約瑟,就用主人的妻子引誘約瑟犯罪。然而,約瑟因著敬畏神,嫉恶如仇,宁肯丢掉被情欲沾染的衣裳,逃到外边,也不敢得罪神。

约瑟蒙冤下监。但他默默无声,甘心忍受冤屈的苦楚。“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,总强如因行恶受苦。 ”(彼前 3:17)

 

我們發現在本章多次出現“耶和華與他同在”(2,3,21,23)。被卖为奴时神与他同在,蒙冤坐牢,神仍与他同在。因神的『同在』,約瑟不管身處何種環境,都能隨遇而安。

他沒有任何苦毒或不滿,默默地接受神為他安排的一切苦難。由於約瑟在獄中有美好的生活見證,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。有神的同在,即是在逆境之中,任何事都能成為我們的祝福。

 

 

40章 約瑟為囚犯解夢

本章我們看見約瑟在埃及監獄中,是一個怎樣的人。 埃及王的酒政和膳長因故下監,約瑟伺候他們。正好同夜他們各作一夢,約瑟主動為他們解夢。三天後,結果二人遭遇全如約瑟所解,酒政得以抬頭而官復原職,而膳長卻被掛在木頭上。

 

從約瑟主動為酒政和膳長解夢, 我們看見了約瑟對人的關懷。他自己經歷了牢獄之災的痛苦,就能體恤別人的難處和需要,熱心地幫助人。解夢時, 約瑟把握機會高神的名,向他們作見證。

 

雖然酒政遺忘了約瑟,使他在獄中又待了兩年,但神並沒有忘記他。神做事有祂的時間表。神有更美的旨意,为让他在监内继续等候,被神炼净,深深扎根,生命丰盛,两年后出监,成为多结果子的树(创49:22),生命的粮仓,全地的祝福。

人雖會忘記我們,但神卻不忘記我們(賽49:15~16)。 當我們覺得被人忽視、輕看、或是被人淡忘的時候,千萬不要失望,我们要單單仰望神!

 

親愛的天父,我們感謝祢。世人可以忽視、輕看我,甚至忘記我,但袮永不忘記我,袮時時刻刻顧念屬袮的人。 有祢的同在,我们能胜过任何恶劣的遭遇,因祢为我们有预备,让我们在患难中明白祢的美意,我们惟有相信,惟有顺服,像约瑟一样。

 

太13:1-30 天國的比喻

本章是《馬太福音》五大講論的第三個:天國的比喻。

 

首先,我們留意到,在前一章,主耶穌的傳道事工遇到了越來越大的抵擋。主耶穌雖然行了許多神跡,講了許多道理,但聼道的人終不悔改,甚至對耶穌說褻瀆的話。

因此,在本章,主耶穌就退到了海邊,不再直白地講論天國,而是用比喻的方式講解天國的奧秘,使那些自以爲聰明的人,聼不明白,卻使謙卑像小孩子的人可以明白。

 

主一共講了七個比喻,大致涵蓋了天國的開始,發展和完成的進程。

撒種、稗子對應天國的開始階段;芥菜種、面酵的比喻對應天國的發展;藏寶、尋珍珠的比喻表明得著天國的喜樂;撒網的比喻對於天國最終來臨時帶來的審判。

 

今天我們看到 “撒種”和“撒稗子”這兩個比喻。

天國始於福音的宣講。當福音被宣講出來的時候,天國就開始建立了。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。但問題是,不是所有聼道的人都以真誠的信心來領受福音,以至於許多人聼是聽見,卻不明白。

由於我們的主已經清楚的解釋了撒種的比喻,我們要做的是,認真地面對這比喻,好好思想:這比喻對我而言意味著什麽?主要提醒我什麽?我該如何應用在我的生活中?

我們至少可以面對兩點:第一,我得救了嗎?天國的種子真的在我生命中扎根了嗎?

第二,我的生命在成長嗎?我正在忍耐著結出果實嗎?有什麽事情正在攔阻新生命的成長?

 

關於“稗子”的比喻,主耶穌指出,在主正在播撒福音真道的時候,仇敵魔鬼也在“暗中”將稗子撒進來。稗子指的是虛假的福音、異端邪説。因此,教會有責任護衛群羊,抵擋異端的侵擾。信徒個人也有責任,要努力學習主的話語,熟悉聖經,在真道上長大成人,不要做小孩子,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(弗4:14)。

 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6日 讀經概要

1月16日

創37-38章;太12:22-50

 

《創世記》从三十七章开始一直到結尾,是以约瑟为核心的故事,从约瑟十七岁开始,被卖到埃及,后来在埃及做了宰相,在饑荒中拯救了雅各一家,並邀請雅各搬到埃及,最后死在埃及。

約瑟的一生堪稱傳奇,他的信心和品格感人至深;但更重要的,他身上帶著主耶穌的影子,他是主耶穌的完美預表,和主耶穌有許多相似之處:他為父所愛,卻為弟兄所恨,被賣為奴,無辜受苦,被升爲高,做王掌權,饒恕弟兄,使父喜悅。

 

37章一开始,就描述约瑟的一些特质:他是一个忠心顺服的儿子,处在一群不良善的兄弟之中。约瑟时常将哥哥们的恶行报告给父亲,反应出他的纯真与正直。正如雅各在本書最後的祝福所言:約瑟是一個“與弟兄迥別之人”(49:26)。

由於约瑟的忠心顺服,使他得到雅各的喜爱。雅各为约瑟作了一件彩衣,象徵约瑟比兄弟们居於更优越的地位。或許,雅各認爲約瑟就是繼承應許的那一位後裔。結果引起其他兒子嫉妒。受宠爱的人常會招人嫉妒,正如亞伯被該隱嫉妒,最後被殺。類似的情節在雅各的家中重演了。

接下來,約瑟做了兩個異夢,都在預示著他將來要做王掌權。天真的約瑟興衝衝告訴哥哥和父親。結果可想而知,哥哥們更加嫉恨他。

在這裏,我們可得一個教訓:要學會隱藏自己,忍耐等候神的時間,不要太快顯露神的計劃。

 

後來,約瑟被父親差派去看望哥哥們。未曾想,竟然遭到哥哥的毒手!

由此,我們想到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降世爲人,給人帶來恩典和真理,卻被世人棄絕,釘在十字架上。

另外,看到雅各家發生這樣的罪惡,我們也不禁要問,神的王子雅各在家中是怎麽教導孩子們的?沒有帶領他們一起敬拜神嗎?如果有教導,那麽這些兒子們怎麽會如此邪惡?除了他們自身的罪性使然,這背後必定有魔鬼的攪擾!魔鬼一直試圖破壞神的家。

但我們更要看見,神奇妙的手總能化險爲夷,化咒詛為祝福。神藉著流便、猶大的提議,使約瑟免遭殺害,被賣到埃及,在那裏他將要做王。“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,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”!我們當爲此贊美神!

 

本章末了,我們聽見雅各的悲哀哭泣聲:“約瑟被撕碎了!撕碎了!” (創37:33),其實是他的心被撕碎了。神在他身上的管教一直沒有放鬆過,藉著約瑟的事件,神要進一步破碎他,把他磨成合用的器皿。

 

弟兄姊妹,坦白説,我們羡慕雅各的人生嗎?我們可能羡慕他在天國的榮耀,但很難接受他所遭遇的試煉。但是,這二者能分開嗎?

 

創38章

正當我們為約瑟的命運提心吊膽時,鏡頭突然切換到了猶大身上。

爲什麽要在這裏插入猶大的敘事呢?因爲基督是從猶大支派而出的。我們記得在馬太福音1章,猶大和他瑪在基督的家譜裏:猶大從他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(1:3)。

另外,在49章,雅各祝福猶大時說:猶大啊,你弟兄們必贊美你……圭必不離猶大,杖必不離他兩脚之間,只等細羅來到(49:8-10)。細羅就是賜平安者,指的就是基督。

 

然而,本章記載的並非猶大家族的榮耀,而是羞恥。猶大的長子和次子死於作惡,猶大怕示拉也死,將兒媳他瑪送回父家住。猶大妻子死了以後,他瑪為著要替丈夫留後,不惜用計裝作妓女與猶大同寢,生出法勒斯和謝拉。

 

表面上看,這似乎損害了基督的榮耀。但其實,這反而更彰顯了基督的謙卑的榮耀。因爲,爲了拯救我們這些卑微的罪人,基督甘願降卑。正如腓立比2:6-8,他本有神的形象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,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象,成爲人的樣式。既有人的樣式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

 

这段羞耻的历史被揭穿,是为了表明神的恩典胜过罪恶。雅各、犹大和法勒斯能上耶稣的家谱,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功劳,乃是神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,施恩运行的结果。

 

最後,我們也不能忽略猶大生命的成長。他本是一個放縱、自私、假冒僞善的人,但是當自己的罪惡被揭露后,他謙卑認罪,承認他瑪比自己更有義。他深刻自責,以後不再犯罪。到了44章,我們還會看到猶大捨己救人的榜樣。

 

可見,神所揀選的人,不但罪得赦免,生命也必然逐漸更新,越發聖潔。

 

 

太12:22-50 主題是:神的囯與撒但囯的爭戰

 

這一段講到趕鬼的問題。主耶穌說他靠著神的靈趕鬼,是要表明,神的囯臨到了。

在神的囯臨到以前,人實際上是屬於撒但的囯。

 

在《約翰一書》5:19,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。

神所造的世界和人類,怎麽到了魔鬼手下了?因爲人犯了罪。人不要神作生命的主,結果就被魔鬼搶奪去,成了他的奴僕。

 

當主耶穌趕出又瞎又啞的人身上的鬼,法利賽人卻污衊耶穌靠著撒但趕鬼。這表明,這些法利賽人的靈裏才是又瞎又啞,看不見耶穌就是彌賽亞,也説不出感恩和贊美神的話,反而説出的是褻瀆主的話。

實際上,全世界的人都是又瞎又啞,被魔鬼捆綁的甚苦。

 

耶穌是如何把鬼趕出去的?靠著聖靈。當耶穌決定拯救一個人時,就會差派聖靈進入那人的心中,使他靈魂蘇醒,認罪悔改,棄絕偶像,謙卑俯伏在神面前,讓神重新掌管自己的生命。如此,魔鬼再也沒有權柄占據這個人的心。

正如《以弗所書》2:1-6講的,我們從前都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,順服在空中掌權者的首領,放縱肉體的私欲而行,本爲可怒之子。然而,神以豐富的憐憫和大愛,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,一同坐在天上。

 

其次,本章32節可能不容易理解。主爲何說“乾犯人子的,還可得赦免;唯獨説話乾犯聖靈的,今世、來世總不得赦免”?

爲何褻瀆耶穌,可得赦免?

其實,我們在信主之前,可能都说过不少亵渎基督的话,如果这个罪不可赦免就无人可以得救了。

請留意,人要得赦免,必須先認罪悔改;要認罪悔改,必須先有聖靈的光照和感動。

然而,一个不断地抵挡圣灵工作的人,如何悔改呢?不悔改,如何得到赦免?

因此,并不是抵挡圣灵比抵挡耶稣还要严重,而是说一旦你抵挡圣灵的工作,那么,你將失去悔改的機會,你身上最轻微的罪都将不可赦免,都足以将你带入地狱。

因此,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,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(帖前5:19-20)!

 

最後,43-45節,主耶穌給我們看見一件事:魔鬼可能會自願地離開一個人的心,以至於那人的行爲會暫時改良,道德提升。然而,這只是假象。魔鬼手裏還拿著那人家裏的鑰匙,隨時會再回來,并且可能帶更多的鬼進來。法利賽人的光景就是如此。

那我們要怎麽做呢?我們必須邀請基督住進生命中,讓基督真正地成爲我生命的主人,每天住在基督裏,與主保持親密的關係。這樣,魔鬼就在我們的生命中無權、無分、無紀念(尼2:20)。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5日 讀經概要

1月15日

 創35-36;太12:1-21

 

创世记35章是雅各回伯特利;36章记录了以扫的后裔。

 雅各在示劍哀叹时,慈爱的神向他显现,叫他起来上伯特利,筑坛事奉神。雅各立刻遵命,并且带领全家彻底追求圣洁。「伯特利」意思是神的殿,是神的家,在神的家裏不該有不潔淨的東西,因此要:

(1)除去偶像:拉结从拉班家偷出的神像,虽逃脱拉班的搜查,今天必须交出。

(2)自洁:洁除一切罪污、诡诈。

(3)更换衣裳:脱去旧人的行为,穿上新人(弗 4:22-24)。

雅各把交出来的神像、耳环统统埋葬,一刀两断,带领全家起身前往伯特利。當雅各遵神旨意前行时,神就使追赶他们的人都惊惧退去,“不敢追雅各的众子了”(5节)。

 

雅各从伯特利出发,又回到了伯特利。但这不是回到了原点。出发的时候是雅各,回来變成了以色列。

 

弟兄姊妹,我們的生命是原地踏步呢,还是在不斷更新呢?

 在屬靈生命逐漸走向高峰的時候,雅各的三個至愛之人死了:利百加的奶母底波拉死了,他最愛的妻子死了,他父親以撒死了。

 這一章还記載了另一件更不幸的事,雅各的長子流便犯了亂倫的罪。 雅各聽見了非常痛心,卻沉默不語,一直到臨終他向眾子祝福時,才提到此事,導致流便失去長子的名分和祝福(創49:4)。

 為什麼雅各要經歷這樣多悲傷的事呢?因爲神要塑造他成爲以色列——神的王子。

許多人誤以爲信耶穌就會一帆風順,以至於遭遇逆境時就開始感到失望,甚至離開基督。其實,我們從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身上一再地看到,神的兒女必須經歷許多磨練,生命才會成熟。新約雅各書1:2-4 我的弟兄們,你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,都要以爲大喜樂;因爲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,就生忍耐,但忍耐也當成功,使你們成全完備,毫無缺欠。

 

36章 以掃的後裔

大部分人看到這一章,可能都會跳過去,一大堆人名,好像和我們沒什麽關係。

其實,圣经这样记录是为了对比属灵的人和属肉体的人,也可以説對比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。女人的后裔雅各带着他的妻子、儿女和财物归回迦南,承受神賜給亞伯拉罕的祝福。相反, 以扫虽生在敬虔的家庭,却与世人无异。他先娶了两个迦南女子为妻,给父母带来烦恼;后又娶了以实玛利的女儿为妻。貪戀世俗的以扫带着他的家人和財物往别处去,离了迦南地。而迦南地是神赐给雅各子孙的永远产业。這是表明,属肉體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。

特別留意,以掃的後代亞瑪力人,後來成爲以色列人的敵人,常常攻打和壓迫以色列人(出17:8-16;民14:45;士3:13;撒上15:8-9)。這是表明:情欲和圣灵永远相争(林前 6:9-10 加 5:9-21)。

 

弟兄姊妹,感謝神的恩典,我們今天藉著耶穌基督成了亞伯拉罕的子孫,成了真以色列人。那麽,我們就當把以掃作爲警戒,不要貪戀世俗,為一點好處就出賣神兒女的身份。

 

太12:1-21

在11章的結尾,主耶穌呼喚人到他裏面得享安息。進入12章,我們就看到有關安息日的爭論。主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,引起法利賽人指責;主在安息日醫治病人,又引起法利賽人控告。

法利賽人爲何如此看重安息日?他們果真喜愛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嗎?果真明白安息日的意義嗎?其實不然。他們守安息日,不過是守一種宗教規條,誤解了安息日的真正用意,也不明白如何得到真正的安息。

神設立安息日是爲了使人從勞苦重擔中釋放出來,專心來敬拜神,在神的恩典中得赦免、安慰、醫治和更新。主耶穌溫柔地呼喚我們說: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裏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(11:28)。主耶穌才是安息日的主人,到他那裏才能得安息。然而法利賽人拒絕耶穌,因此,就算他們嚴格遵守安息日規條,也絕不能得到安息。

況且,他們的規條(“安息日不可掐麥穗,不可治病”)根本不在神的誡命當中。他們遵守的不過是人的傳統,而不是神的律法。因此,主耶穌在太15:8-9,“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心卻遠離我,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,所以拜我也是枉然”。

 

作爲基督徒如何守安息日呢?

首先,我們知道,在舊約,神指定一周的第七日為安息日(創2:2)。到了主耶穌復活后,門徒就開始在七日的頭一日敬拜神。因此,周日是基督徒的安息日。

其次,在周日這一天,除了必要的和憐憫人的事工以外,我們當停止一切工作和娛樂,專心到教會去與神的兒女一起敬拜主。我們這樣做,是因爲主耶穌為我們死了,又復活了,我們在他裏面得享安息。

 

本章20節和11章28節相互輝映,給我們這些在勞苦重擔下的人帶來何等的安慰!“壓傷的蘆葦,他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,他不吹滅”。

基督爲了使我們不被折斷,他自己為我們的罪孽被壓傷,為我們的過犯受害(赛53:5)。

 

神的兒女啊,你正在被压伤吗?即将衰残吗?到主那里去吧,最软弱的人也不会被主轻看。他温柔,谦卑,他盼望包扎那压伤的芦苇,煽动那将残的灯火,让它成为发出熊熊火焰的生命。哦,愿我們记住这点,来信靠他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4日 讀經概要

1月14日

創32-34章;太11:2-30

 

創32章 雅各準備見哥哥以掃;雅各在雅博渡口與神的使者摔跤

 

上一章,雅各與拉班立了和約,可以光明正大的囘迦南地了。但是,他的生命中有一件重要的問題要解決,就是和他哥哥以掃的關係。雅各不知道以掃是否還記恨他。過去他欺騙哥哥,引起哥哥的仇恨,現在他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。他該怎麽做呢?

神知道雅各心裏的擔憂和懼怕,因此,神就先差遣兩隊天兵前去保護他。一方面提醒他,在伯特利向他立約的神,一直與他同在;另一方面,加添他的膽量,預備面對他的哥哥以掃。

弟兄姊妹,神也差派天使護衛我們,正如詩篇34:7:“耶和華的使者,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”。

 

在神的鼓勵之下,雅各打發僕人去見以掃。他的態度現在極其謙卑,稱哥哥為主人,自己是僕人,希望在哥哥眼前蒙恩。

當他聽見以掃帶著四百人迎面而來,他的心被恐懼抓住了。他以爲哥哥要來報仇!怎麽辦?危難之時,他學會了馬上轉向神,向神禱告。在這個禱告中,他牢牢地抓住神的應許——“你曾對我說,我要厚待你”,他也承認自己的不配,數算神的恩典,“我先前只拿著杖過這約旦河,如今我卻成了兩隊”;他也坦承自己心裏的懼怕,最後再次抓住神的應許“你曾説我必定厚待你”。

弟兄姊妹,雅各的這個禱告是一個信心的禱告,值得我們學習!

 

禱告完了,雅各連夜準備豐厚的禮物送給哥哥,希望打動哥哥的心,消解他的恨。表面看起來,雅各又在耍小聰明,但其實他已經把結果交給神了。如果他對神不放心,他完全可以走回頭路,躲藏起來。但他已經決定要面對哥哥。

那一夜,他輾轉難眠,半夜起來,早早地打發所有人先過河,只剩他獨自一人。他想安靜的獨處、禱告,把自己的擔憂和懼怕傾倒在神面前。正在這時,有一個陌生人來與他摔跤。這使雅各更加懼怕:這人是誰?要來阻止我回到應許之地嗎?無論如何,雅各不會屈服,拼盡全力和對方摔跤。很可能,他一面摔跤,一面流淚禱告。正如《何西阿書》12:4雅各與天使較力,并且得勝,哭泣懇求。

雅各堅守住了陣地,沒有被打敗。這説明,他對神的信心沒有動搖,他堅信神的應許絕不更改,神必定帶來他回到應許之地!

當天亮了,對方只是用手一摸,雅各的大腿就瘸了。這使雅各突然意識到,這位不是普通人,乃是神派來的使者!他曾經在夢裏見到使者在天梯上,如今他竟然下來與他面對面站立。他抓住使者說“你不給我祝福,我就不容你去。”

然後,使者給他改名字叫以色列,意思是神的王子。這場摔跤,實際上成了雅各的加冕禮!神借此除去雅各心裏的疑惑:我到底有沒有得到長子的名分呢?神告訴他,不但得著了長子名分,更是成了神的王子!

我們要留意到,經文一再重複說,雅各的大腿瘸了。這就像一根刺,告訴雅各,不是他自己抓取到了祝福,而是神親自賜給他的。

 

创世记33章是雅各和以扫相遇的令人激动的场面。

经过毗努伊勒,被神摸了一把,雅各真的降服了。不再凭自己挣扎,而是完全靠神。這時他毫不惧怕,自己走在最前头。雅各一连七次俯伏在哥哥面前,彻底谦卑认罪,承认对哥哥的欺诈。神使以扫的心回转,兄弟二人抱头痛哭,亲嘴和好。

接下來,与哥哥和解之后,其實雅各就應該照着所许的愿回到伯特利去。然而,他轻忽了向神许的愿,他沒有往伯特利去,而是往疏割去,在那里盖造房屋。后来,又到了示剑城,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,記念神的恩典,這是好的,但遗憾的是雅各却逗留在示剑,未急速前行还愿,因而發生了接下來的禍患。

 

34章是雅各的女儿底拿被玷污引起的大患难。

 

底拿是雅各的女儿,是属神的儿女,满有尊荣,但她并不满足于家中的享受,去找当地的外邦女子为友,结果落入魔鬼的网罗。

從神的救赎計劃看底拿事件,這背後是魔鬼想吞灭神百姓的陰謀。魔鬼千方百计要破坏神在雅各家的旨意,不但要得着底拿,还要誘惑雅各家在示剑定居,不再回伯特利事奉神。

這使我們想起彼得前書5:8的提醒,“務要謹守、驚醒,因爲你們的仇敵魔鬼,如同吼叫的獅子,遍地游行,尋找可吞吃的人”。我們什麽時候偏離了神的話語,什麽時候就會落入危險之中。因此,讓我們常常住在基督裏,與他緊密聯合!

 

太11:2-30

當我們讀馬太福音時,是否讀出了主耶穌心中傳福音的迫切感?他差派完工人去收割莊稼以後,他自己又往各城去傳道,他迫切地呼喚人信靠他,逃避將來的審判,在他裏面得安息。

然而,在本章,主的傳道工作遇見了相當大的阻礙。

一方面,主的開路先鋒施洗約翰在監牢裏信心軟弱了,對主的信心似乎產生了動搖。另一方面,主耶穌在許多城市傳福音、行神跡,但他們終不悔改。

因此,在11節,主說:“天國是努力進入的,努力的人就得著了”。意思是要進天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進去。就像雅各拼盡全力與神的使者摔跤。

司佈真講解這節經文時說:“我們不要以爲通往乐园的路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地。不,通往天堂的道路是上山和下山的路;带着困难上山,带着试炼下山。所有的圣徒都曾经被神的恩典带领去拼命摔跤,与罪,怀疑和惧怕苦苦争战。他们通往荣耀的道路并不平坦。你们也必要如此!“

求神加给我們力量!

我們并不是靠自己的血氣去爭戰,乃是靠著主耶穌基督。主呼召我們到他那里得安息。就是說,我們要每天藉著禱告、讀經常常保持與主聯合,住在他裏面,從他支取奔走天路的力量。

主耶穌自己為我們做了好榜樣。雖然有許多人拒絕他,抵擋他,但他常常回到天父面前禱告,像小孩子一樣,總是看到天父的美意。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3日 讀經概要

詩篇119:103 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,在我口中比蜜甘甜!

弟兄姊妹,愿我們每天都能品嘗到主話語的甜美!

 

1月13日

創29:31-31章;太10:16-11:1

 

創29章最後一段,記錄了利亞生的四個孩子:流便、西緬、利未、猶大。

利亞在雅各面前失寵,但卻得到了神的眷顧。可見神總是看顧那被人輕視的。人的愛常常是分對象的,但神不偏待人。

不過,神恩待利亞的同時,也揭露出利亞心中的偶像。利亞以爲她沒有得到丈夫的愛,生命就沒有意義了。她把雅各看作是生命中唯一的中心,一直想用生孩子來贏得丈夫的心。

這就是偶像的本質,它占據了神在我們心中應該有的位置。人的生命來自神,人生的意義和滿足也只能來自神。人若是離棄神,就總想用其他受造物來填滿心靈的空虛。但偶像永遠無法滿足人心。

從利亞的禱告中,我們也看到,她只是把神當作滿足自己需求的偶像。即使神聽了利亞的禱告,一連使她生了三個兒子,她都沒有感恩的心,心裏只有雅各,直到第四個孩子猶大,她才醒悟過來,雖然得不到丈夫的愛,但神的愛更寶貴,因此,她說:這囘我要贊美耶和華!

 

到了30章,鏡頭轉到了拉結身上。她雖然得到了丈夫的寵愛,但依然不滿足。心中的偶像使她產生强烈的嫉妒。她仿效撒拉的做法,讓自己的妾替自己生孩子。從給孩子起的名字可知,拉結要的不是孩子,而是爭一口氣。

姐妹二人勾心鬥角,使雅各的家陷入了持續的爭戰之中。這樣的劇情完全和世人無異,一點不像神的選民亞伯拉罕的後裔。圣经毫不掩飾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軟弱和失敗,藉此想要对以色列百姓说什么?他们没有任何可炫耀的血统或民族优越性。神揀選他們只是因爲出於神主權性的恩典,要揭露人的罪,彰顯神的義,“使一切有血气的,在 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。”(林前 1:29)

 

拉結生了約瑟之後,雅各開始思鄉,但拉班不放他走。過去十四年,雅各除了得到妻子和兒女,幾乎一無所獲。雅各要求為自己興家立業,提出一個奇特的工價,就是把有斑點的、黑色的綿羊和條紋的山羊作為他的工價。貪心的拉班一面接受條件,一面立刻把有這些特徵的羊都拿走。但在神的奇妙祝福之下,雅各很快昌盛發達。

雅各越來越意識到,這不是靠他自己的聰明智慧得到的,而是神的恩典。

 

因此,到了31章,雅各不论从品格上,还是信仰上都有了顯著成长。神将他放在拉班家中,经受长时间、无情的对付和苦炼,为要完全得着他。

雅各受的熬煉夠了,神就在梦中对雅各说:“我是伯特利的神,你在那里用油浇过柱子,向我许过愿。现今你起来离开这地,回你本地去吧!”(13节)神要雅各囘去。我們還記得吧,神曾在伯特利向雅各顯現,應許一定會保護他,并且要帶領他回來(29:15)。

不過,雅各的信心還是不完全,沒有膽量光明正大的離開,而是偷偷的逃走。結果拉班追上他,想把他帶回去。

在危難關頭,神再一次出手相救,阻止拉班傷害雅各。面對拉班的質問,雅各心胸坦蕩,见证他廿年的辛酸岁月,白日受尽干热,黑夜受尽寒霜,雖然受到苛刻待遇,但他祖亚伯拉罕的神与他同在。最後,拉班心服口服與雅各立約,允許雅各回家鄉。

但是雅各家中有一事卻是不討神喜悅的。雅各心愛的妻,拉結偷了他父親的神像。這是一件邪惡的事,這表明拉結裏面仍然藏著拜偶像的罪,反倒是那不被雅各寵愛的利亞在此事上是乾淨的。

 

太10:16-11:1

 

昨天我們讀到主教導工人要走的道路和做工的態度,今天我們看到工人要面對的困境和應對的之道。

「我差你們去,如同羊進入狼群」(16節)羊在狼群中,其處境真是艱難、危險。

「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,馴良像鴿子」(16節)指的是对待恶意的欺骗者,要如蛇一样的机警,对待无助的慕道友,要像鸽子一般的纯良。所以,我们需要平衡:一方面,要小心防备恶人,但另一方面,也要抓住每个帮助人的机会,不要错失为主作见证的良机。

但無論如何防備,主的工人難免要受逼迫,被抓緊監牢,甚至爲主殉道。因爲學生不能高過先生,我們的主尚且被釘十字架,我們也要預備受逼迫。

「你們被交的時候,不要思慮怎樣說話,或說什麼話。到那時候,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。因為不是你們自己說的,乃是你們父的靈在你們裡頭說的」(19~20節)這話在使徒們身上得到了真實的應驗。在《使徒行傳》中,每一次面對逼迫,使徒都是被聖靈充滿,勇敢為主做見證。

「所以不要怕他們」(26節)——怕人是基督徒不能作見證的原因。我們傳神的道,應無所畏懼(腓一14),因為神賜給我們,不是膽怯的靈,乃是剛強的靈(提後一7)。

「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,不要怕他們。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,正要怕他」(28節)——這是主叫我們不要怕的第二個原因。魔鬼和牠的差役(包括世人),頂多只能殺害身體,卻不能殺靈魂。但我們今日若因著怕被人殺害身體的緣故,而不敢為主作見證,恐怕有一天我們的靈魂要被神懲治,我們所該怕的正是這個。

「愛父母過於愛我的,不配作我的門徒。愛兒女過於愛我的,不配作我的門徒」(37節)主不是說我們不該愛父母、兒女,乃是說,主必須在凡事上居首位(西一18)。

「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,也不配作我的門徒」(38節)主的工人一定會有十字架,關鍵是願不願意背著十字架跟從主。這裏的重點不在於受苦,而在於在苦中仍然跟從主。世人也講吃苦耐勞,但他們沒有跟從主,而是跟從自己的欲望。

弟兄姊妹,無論我們現在面對什麽環境,主對我們的要求是:不要怕,不要退後,起來跟從他!

看啊,我們若背起十字架跟從主,主應許給我們何等的賞賜和榮耀:接待你們,就是接待我,接待我,就是接待差我來的。意思是,我們所作的,就如同主做的,將來也要與主同享永遠的榮耀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2日 讀經概要

1月12日

創28-29:30章;太9:35-10:15

 

創28章,我們要關注的要點是:雅各夢見天梯。

當他離開家鄉別是巴,正好是太陽下山的時刻。這個圖畫代表他要走進漫長的黑暗之中,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。

上帝特別在這一個時刻向他顯現,重申他的應許和同在,這給雅各何等的安慰和幫助!這讓我們看見:雅各的罪并沒有使神廢棄他的計劃,神的恩典從來沒有離開他,因爲人的不信,不能廢掉神的信(羅3:3)。

雅各累了,躺下睡覺,夢見一個巨大的梯子,連接天與地。這梯子的形狀很可能像攀登高塔的階梯,或許如巴別塔一樣,塔頂通天。但是與巴別塔完全不同的是,不是人在努力往上攀爬,而是神的使者親自下來,并且在頂端是耶和華神自己對雅各説話:我必與你同在。無論你往哪裏去,我必保佑你,領你歸回這地,縂不離棄你,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。(28:15)

請留意,雅各這時是一無所有,前途渺茫的人,但人的盡頭正是神的起頭。

雅各以前養尊處優,他一定聽過關於亞伯拉罕的神、以撒的神的事,然而,自己卻沒有親身經歷神。現在處於孤單之時,神親自尋找他,向他顯現,這令他大爲驚訝:耶和華真在這裏,我竟不知道!(28:16)他突然意識到,神真的與他同在了!

 

如果巴別塔代表人間宗教,想要靠人自己的力量爬到天上,那麽天梯代表的是神親自下來與人相遇,親自修復神人之間的通路。這個恢復的道路就是耶穌基督。在約翰福音1:51,耶穌對拿但業說: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,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。耶穌就是雅各見到的天梯!

 

雅各除了懼怕以外,他清早起來,就敬拜神,並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,意思就是“神的殿”。

另外,雅各也向神許願:神若與我同在,我就以耶和華為我的神,凡你所賜給我的,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(28:20-22)

也許我們認爲雅各這時對神的認識處於膚淺的階段,但對於一個原來完全自我中心的人來説,神已經在他心裏種下信心的種子。神有自己的時間表,以後會繼續塑造雅各的生命。

 

弟兄姊妹,伯特利是他遇見神的地方,你的伯特利在哪裏,你還記得初次遇見神的時候的情景和感動嗎?

 

創29章 雅各到舅舅家寄居

 如果讀了28章,我們可能以爲,雅各得到了神的應許和祝福,接下來應該會一帆風順吧。其實不然。從29章一直到35章,神要不斷地對付雅各,讓他經歷許多的試煉。因爲雅各本性中的許多敗壞,必須經歷長期的熬煉,他才能深刻認識自己的軟弱,生命才會發生改變,最後完成神在他身上的旨意。

從前雅各在家裏,是作兒子;他到了拉班的家中,竟作了雇工。詭計多端的雅各,竟遇到了一個比他更有手段,更貪婪,更詭詐的對手。

這讓我們看見,基督徒所有的遭遇都不是偶然的!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,所遭遇的每一切事,都是神照著我們的需要而安排的,最終的目的使我們長成基督的身量。

請問:在你的身邊,有誰是神用來對付你的「拉班」呢?在家庭裏或工作中,我是否愿意學習顺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呢?

 

太9:35-10:15 天國君王差派使者傳福音

我們讀了雅各的故事,看到神是何等的愛他。當他在曠野,困苦流離的時候,神看到他,就憐憫他。其實,神不但看到雅各的困苦,神也看到許多人的困苦;神不但憐憫雅各,神也憐憫許多的人,包括尋找你和我。

這就是主耶穌來地上所作的。他看到許多人,就憐憫他們,因爲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也如同莊稼沒人收割。

 “羊没有牧人”,它們得不到喂养,得不到看护,他们会怎么样呢?很可能被狼吞吃。

莊稼成熟了,沒有人收割,會怎麽樣呢?會腐爛在地裏。

我们的主看到這樣的困境, 就心生怜悯,心裏焦急。

弟兄姊妹,你是否看到了主所看到的?心裏是否與主有同樣的感受?

是的,許多人已經预备好了要受教,就像成熟的麦子预备好可以收割一样;但是教導他们的人很少,在哪里可以找到更多的工人呢?唯有求莊稼的主差派。當我們跪下來為工人禱告時,愿我們自己聽見主的呼喚: “我可以差遣谁呢?谁肯为我们去呢?”

愿我们能回答, 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!”

到了10章,莊稼的主開始徵召工人,並差派他們出去收莊稼。

主耶穌揀選了十二個使徒。若是可能,請花時間記住十二使徒的名字。其中有三對兄弟:彼得和安德烈,雅各和約翰,雅各和達太。其餘六個是:稅吏馬太,多馬,腓力,巴多羅買,奮銳黨的西門,賣耶穌的猶大。

接下來主教導他們如何作工:

5-8節是工人要走的道路:

「外邦人的路,你们不要走」,意思是主的工人不可用世界的办法来作主工。

「撒玛利亚人的城,你们不要进」,撒玛利亚人代表混雜,所以,主的工人要分別為聖,不可與世俗混雜。

「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」,要去寻找那些蒙拣选的人,他们原是属神的,却迷失在罪恶和世界里。

「随走随传,說天国近了」,主的工人务要传道,无论得时不得时(提后四2)。要帶著迫切的心傳講說 “天國近了”!

「医治病人,叫死人复活,叫长大麻风的洁净,把鬼赶出去」,主的工人应该带着属天的权柄,使人得以豫尝属天国度的能力,使人罪得赦免,脱离黑暗的权势,灵命复苏。

8-15節是講工人的态度:

「你们白白的得来,也要白白的舍去」,是主出了代价,我们只是白白的得着恩典,所以我们也该心甘情願捨己服侍人。

「腰袋里,不要带金银铜钱」,意思是不依靠无定的钱财,只依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神(提前六17)。

「因为工人得饮食,是应当的」,传福音的可以靠着福音养生(林前九14)。

「凡不接待你们,不听你们话的人,你们离开那家,或是那城的时候,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」,意即凡拒绝主的人或地方,將來要面對很重的審判。我們應當為他們禱告,求主格外憐憫他們!

 

16-40節,還有更多關於工人的教導,我們明天再讀。

 

亲爱的主,每一个时代、每一个地方都充满困苦流离的人,求你擦亮我们的眼睛,让我们「看见」你所「看见」的;求你扩大我们的心胸,关心你所关心的,打发我们进入你的禾场。

 

 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1日 讀經概要

1月11日

創26-27章;太9:9-34

創26章 以撒的信心之旅。

 我们看二十六章的时候,可能會覺得稀奇:以撒經歷的和父親亞伯拉罕經歷的何等相似!

以撒跟随神走信心的道路,同样遭遇到饥荒和试炼。

當以撒信心軟弱,正要下埃及時,神第一次向他显现:叫他不要下埃及,要寄居在基拉耳,神必与他同在,赐福给他;並将寄居之地都赐给他和他的后裔;神必坚定向亚伯拉罕所起的誓。

于是,以撒便听命住在基拉耳。他勝過了這次考驗。

可是,接下來,以撒卻因看环境而懼怕,便谎称妻子为妹妹。但谎言终于暴露,受到亚比米勒王的责备,在外邦人中失去见证。

經歷過失敗后,以撒从此谦卑受教,在神旨意中刚强作工,殷勤耕地,有了百倍的收成,他的生命也从饥荒进入丰盛,大大蒙恩。

之後,面對外邦人的排擠,他選擇信靠仰望神,认定一切遭遇都出于神。以撒連續挖了四口井, ,是他靈程的寫照:

(1)信心的井:父親所挖的井,被非利士人填滿,他卻不灰心,憑信重挖。

(2)忍耐的井:基拉耳牧人來爭競,他卻不爭,另外再挖井。

(3)饒恕的井:非利士人又來為敵,他離開那裡,繼續挖井。

(4)寬闊的井:非利士人終於不再爭競了。以撒靠聖靈得勝,一再忍耐,情願吃虧,最後在神前蒙恩。他録而不捨地挖井,不斷對付自己,生命達到寬闊又豐盛的地步。

以撒經歷一段深刻的造就和破碎,生命又被提升。當夜神再次向他顯現,安慰他,堅固他,應許與他同在,並要為亞伯拉罕的緣故,使他的後裔繁多。此刻他更確認,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他的神!於是就在那裡築一座壇,感謝求告耶和華的名,在外邦中為神做了美好的見證。

27章 雅各騙取祝福

以撒年老、眼睛昏花,以爲死期臨近,就要給以掃祝福。這是因爲他偏愛以掃,喜歡吃他作的美味。在這裏我們看到年老的以撒屬靈光景的衰敗。他落到了肉體安逸之中,靈命停滯不前,甚至故意違背神旨意。他不像摩西,120嵗時眼睛還沒有昏花,精神也沒有衰敗(申34:7)。求主保守我們,雖然肉體漸漸衰敗,但内心卻要一天新似一天(林后4:16)

而利百加偏愛雅各,教唆雅各用欺骗手段,夺取父亲的祝福。

事實上,雅各蒙神拣选,本当信靠神的话,住在帐棚里,安静等候神來成全。他却活在肉体的欲望中,聽從母親的建議。

母子二人雖然欺騙成功,卻未料灾祸临头,給家庭帶來無盡的傷害。加拉太6:7-8不要自欺,神是輕慢不得的。人種的是什麽,收的也是什麽。順著情欲撒種,必從情欲收敗壞;順著聖靈撒種,必從聖靈收永生。

但在人的失敗背後,神的計劃仍會成就。當以撒發現雅各騙取了祝福以後,他就恐懼戰兢。爲什麽?因为他感受到了神的威严,“神的旨意無人攔阻”。因此,他不敢更改對雅各的祝福,即便以掃嚎啕痛哭,也不能改變神的旨意!從這個意義上講,希伯來書還是把以撒的祝福當作是出於信心的。“以撒因著信,就指著將來的事為雅各以掃祝福”(來11:20)。

弟兄姊妹,我們要銘記,即使是為了成就神的旨意,如果用了不正當的方法,神也絕不會放任不管。

 

太9:9-34 主耶穌來是要呼召罪人悔改

首先,主呼召本書作者馬太跟從他。馬太本是稅吏,是幫羅馬人向自己的同胞收稅的,常常會使用欺詐的手段為自己謀利。猶太人十分憎惡稅吏。但主耶穌卻願意與他一起吃飯,因爲主耶穌喜愛憐卹罪人,他來就是要呼召罪人悔改。主的愛改變了馬太,使他甘願放棄一起跟從主。以後,他成了使徒,被主大大使用,並寫下《馬太福音》向世人宣講主耶穌的福音。

而那些自以爲義的法利賽人卻與主的恩典無份。

約翰的門徒很好奇:爲何耶穌的門徒不禁食?主教導他們,約翰門徒禁食表示為罪哀慟,為基督的到來做預備。現在,基督已經來了,就在他們中間,因此,無需再禁食哀慟,反而要歡喜快樂!等到耶穌還要離開他們,那時他們就要禁食。

我们也是如此。我们的主是我们的喜乐;他的同在就是我们的盛宴;他的离去就是我们的禁食,黑暗,愁苦。

因此,事實上我們也需要操練禁食禱告。當我們内心愁苦,經歷爭戰時,或是希望與主更加親密相交時,可以禁食禱告,在他的同在中得著安息!

接下來,主用新布和新酒的比喻來告訴我們,他帶來的是全新的恩典,是人間的宗教傳統找不到的。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(約3:16),這樣的好消息,只有在耶穌基督裏才能得到。

親愛的主啊,求你以你的大愛激勵我,使我堅定地跟隨你,完全信靠你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10日 讀經概要

1月10日

創24-25章;太8:18-9:8

 

弟兄姊妹,你平安嗎?今天是1月10日。這兩天在洛杉磯多處有山火肆虐,其景象讓人想起所多瑪和蛾摩拉的遭遇。求主施恩憐憫!看到這些災難,我們更要警醒預備,不要再虛度光陰!

靠著主的恩典,我們繼續讀主的話語,創24-25章;太8:18-9:8。

24章記載的是以撒結婚的事。

在23章,撒拉的去世了;24章開頭說亞伯拉罕老邁,這說明舊世代在漸漸過去,新的世代在救贖歷史中要登場。此時,亞伯拉罕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需要完成,那就是給應許的兒子以撒找配偶。

亞伯拉罕憑信心為兒子的擇偶設立了條件:不要娶迦南地的女子,要去本族去找,但不要把以撒帶回去。

第一,迦南人敬拜偶像,道德敗壞,最終將罪孽滿盈,被神滅絕(15:16)。所以亞伯拉罕絕不允許自己的兒子與「迦南地中的女子」摻雜(3節),避免後裔被誘惑遠離真神。

第二,神既然帶領亞伯拉罕「離開父家和本族的地」(7節),來到應許之地,就不可以回去:「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,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。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

第三,雖然亞伯拉罕「原出之地」(5節)的人也拜偶像。但亞伯拉罕相信神「必差遣使者在你面前」(7節),從「本地本族」(4節)再呼召一個被神分別出來的人作以撒的妻子,成就祂自己的應許。

 

在本章,神沒有説話,但是整个过程中,都能体会到神无微不至的安排和引导。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如下的教训:

第一、亞伯拉罕對神的應許的堅定信心,和對神話語的謹慎遵行。

第二、以撒的對父親的完全信靠,將自己的終身大事全然交托父親去安排。我們也當這樣對父神全然信靠交托。

第三、老僕人的忠心和敬虔,他忠於亞伯拉罕的託付,以禱告開始,等候神的引領,並仔細地觀察,直到印證神的引導無誤,就低頭向耶和華下拜。

第四、新妇利百加的愛心和樂於服侍的形象成为我们这些基督新妇的榜样。

 

本章,以撒和利百加的婚姻是預表基督和教會的關係。父神揀選我們,潔净我們,就是要把我們賜給他兒子做聖潔的新婦。以撒因利百加得了安慰,我是否因對主的愛慕、跟隨、忠心、順服,而使主心滿意足呢?

 

 

25章

創世記25章有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三代登場。計算年代,亞伯拉罕死時,以撒是七十五歲,雅各是十五歲。他們是救贖史中重要的三代族長。

 亞伯拉罕的一生共175歲。亞伯拉罕一生行了神的旨意而安息。七十五歲進入迦南,在應許之地作客,過信心與寄居的生活,築壇獻祭事奉神。他因信與神同行一百年,經歷神是使無變為有的神,是叫死人復活的神。雖然沒有得著神所應許的,卻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而享受永遠的安息(來11:13,39)!

和偉大的父親相比,以撒的一生顯得平凡。但在救贖歷史上,以撒的功能就是作為應許之子,在摩利亞山被父親獻為燔祭,把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在加略山上作挽回祭的那一幕展現出來。這是他的主要使命。

 25節的預言“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”,不但指出以後以色列人和以東人的關係,更重要的是隱含著神的預定揀選的教義。在《羅馬書》9:11-12,保羅要證明神揀選人得救完全在乎神的主權,就引用這裡的預言。 「雙子還沒有生下來,善惡還沒有作出來,只因要顯明神揀選的旨意,不在乎人的行為,乃在乎召人的主。神就對利百加說:『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'”。

弟兄姊妹,我們要時時刻刻記得,我們​​蒙恩得救,不是我們比世人強,乃是神的白白的恩典。

 29-34節,記錄了以掃貪戀世俗,出賣長子名分。他只關心眼前短暫的需要,輕看屬靈的祝福,輕率地「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」(來十二16)。

今天許多人也常常把生活中的一點小事誇大成「我將要死」,為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放棄敬拜、聚會、讀經、禱告。神「兒子的名分」(弗一5)在他們心中也是無足輕重,而他們恐怕也和以掃一樣,一開始就沒有真正「得著兒子的名分」(加4:5)。

 

 

太8:18-9:8

 在這段經文中,主耶穌一面呼召人跟隨他,一面繼續行神蹟證實他的身分。

當有一個文士想跟隨耶穌,耶穌卻告訴他“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”,這是讓他明白跟隨耶穌要付的代價和犧牲很大。

 另一個門徒請求要回去埋葬父親,他的意思可能是先為父親養老送終,然後再來跟隨主。但主耶穌沒有接受祂的藉口,而是直接了當地要求他現在就跟隨! “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”,第一個“死人”指靈裡死亡的罪人,第二個“死人”指肉身死亡的人。主耶穌不是要天國子民不照顧地上家庭的需要,而是說不應該等到屬地的事務都辦妥了,然後才來跟從主。

接下來,耶穌上了船,門徒也跟著上了船。主往哪裡去,我們就跟到哪裡去。主要帶領他們面對人生的大風浪。目的是要顯出他們裡面的膽怯和小信,然後,藉著平靜風浪來醫治他們的膽怯和小信。有時,神也會興起艱難的環境來試驗我們,但只要有主在我們生命中,就不必懼怕!

再下來,主耶穌趕出污鬼,拯救了兩個可憐的人。

讀到這裡,我們要馬上想到,在《創世記》3:15,蛇和女人的後裔彼此為仇。蛇代表魔鬼,是全然的邪惡者,如今運行在悖逆神的人心中,使人喪失正常理性,走向滅亡而不自知,正如這兩個被鬼附的人,完全失去正常的人格,真是可憐的很!感謝神的恩典,神差愛子來世上,就是要打敗魔鬼,釋放可憐的罪人。

當我們讀到這些話語時,真的應該停下來反思:耶穌基督到底是誰?我是否真認識他?我現在是否全心跟隨了基督?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9日 讀經概要

1月9日

創21-23章;太8:1-17

今天是1月9日。要讀的經文是《創世記》21-23章,《馬太福音》8章1-17節。

創21章 主要記載的是:應許的兒子終於降生了,屬血氣的兒子以實瑪利被逐出。

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以撒一樣,在反復的應許和等待中誕生。在這一點上,以撒身上帶著耶穌的影子。他是全然不同的兒子,是從應許而來的,是從神而來的。

一個人接受了主的生命,他裏面就有一個以撒的生命,是重生的生命,將要承受永遠產業的生命。

因此,以撒出生后,以實瑪利必須離開,因爲他不能承受產業。這個產業不是屬地的產業,乃是屬天的。屬肉體的和屬靈的之間,就是有這個根本的衝突,他們必須分開。

這代表,我們屬靈的生命必須勝過屬肉體的生命,我們裏面才有平安。可悲的是,我們許多人裏面還是以實瑪利為長子,裏面的以撒如何能夠過好日子呢?

 

22章 亞伯拉罕獻獨生愛子以撒。

對亞伯拉罕來説,這是他屬靈的最高峰,也是神給他的最大的試驗,目的是要向天使和世人表明:他是何等的愛神,順服神,以至於甘願捨棄一切。

神呼召亞伯拉罕帶著獨生的兒子,他所愛的以撒,往摩利亞地去,在神所指示的山上獻為燔祭。

亞伯拉罕面對的是何等難的考驗!那一晚他必定整夜未眠,内心經歷了巨大掙扎。這考驗不僅僅是犧牲自己所愛的兒子,更是關乎神自己的應許、神的國度的實現。以撒不就是神所應許的哪一個後裔嗎?如果他死了,神的計劃如何實現?

 

亞伯拉罕是如何勝過内心的掙扎呢?希伯來書11:17-19給我們看到,“亞伯拉罕因著信,被試驗的時候,就把以撒獻上……他以爲神還能叫人從死裏復活,他也仿佛從死中得回自己的兒子來”。

他不但得回自己的兒子,更是得到如天上的星、海邊的沙那樣多的子孫!

 

亞伯拉罕最後完全順服了神的要求,帶著自己心愛的兒子上山去!

經文詳細描寫了父子二人走向祭壇的過程,每一步都飽含著父親的愛與不捨。

當以撒問父親:父親啊,燔祭的羊羔在哪裏呢?

這叫亞伯拉罕如何回答呢?他怎麽忍心對兒子說:你就是那個羊羔?

弟兄姊妹,我们怎样才能理解父神把独生子交在加略山十字架上時的心情呢?只有当我们站在亚伯拉罕的立场上时,也只能略微地读懂他的心肠。

 

然而,必定是出於聖靈的感動,亞伯拉罕回答說:我兒,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。

是的,神真的早已預備了一隻羊羔。這只羔羊就是神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。

 

在亞伯拉罕獻以撒的過程中,我們也不能忽略以撒的反應。他那時應該已經長大,有力量拒絕被獻,然而他卻甘願順服父親的要求,完全的配合,沒有一句怨言。這豈不是基督順服天父的完美圖畫嗎?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說: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;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(太26:39)

 

23章 亞伯拉罕埋葬撒拉

亞伯拉罕一生的伴侶撒拉死了,他為她哀哭,然後買了一塊地將他埋葬。

爲何聖經花這麽多筆墨記錄撒拉的葬禮?原來,這一章的要點是和土地的所有權有關的。

亞伯拉罕爲了埋葬撒拉,執意要從赫人手裏購買一塊地。最後,18節和20節重複提到那地就“定準”歸於亞伯拉罕。

到這個時候爲止,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還是一個寄居者,並沒有擁有迦南地。

神曾應許說,迦南地是亞伯拉罕的。但從實際產權上說,亞伯拉罕這時只擁有這一塊墳地。但這一塊地意義重大。它是一個見證的記號在那裏。雖然要等到400年以後,亞伯拉罕的後裔才能真正得到迦南地,但這一塊墳地已經做了一個印記,證明亞伯拉罕相信神的應許必然實現。

因此,以後他自己也埋葬在這裏,以撒、雅各也埋葬在這裏(創25:9,35:27-29,50:13)。表明他們都是帶著信心死的。

 

希伯來書11:13說:“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,并沒有得著所應許的;卻從遠處望見,且歡喜迎接,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”16節,“他們卻羡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”

 

弟兄姊妹,你有在信心裏望見神爲你預備的更美的家鄉嗎?

 

 馬太福音8:1-17 主題是:主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,擔當我們的疾病。

主耶穌在5-7章讲完了登山宝训之后,就“下了山”。第8-9章记录了主耶稣下山后的行動,他医治病人,呼召門徒,不辞辛苦地去各地各处寻找灵里饥渴慕义者。

主耶穌來世上,不只是傳天國的福音,以君王的身份和權柄教訓人,他也以僕人的身份謙卑地服侍人,最後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軟弱。

 

主耶稣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麻風病人。在圣经中,“大麻风”象徵神对犯罪之人的惩罚,是咒詛的記號。但是,神的兒子來世界上就是要除去這個咒詛,恢復人與神之間的關係。因此,主耶穌不但說“我肯”,更是滿有憐憫地伸手觸摸病人,使那人確信他已被神赦免和接納。

這個麻風病人其實代表了我們所有人,我們都是不潔净的人。主耶穌已經告訴我們“他肯” 潔净我們,並且已經為我們流出寶血,問題是我們是否肯跪在他面前接受他的救恩?

 

百夫長是羅馬人,有一定的地位,但在主耶穌面前,他承認自己不配。并且他相信主耶穌的話語帶著權柄。主耶穌大大稱贊他的信心,並立刻把他和天國裏的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連在一起。這就表示,所有以信為本的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子孫,都在天國裏有份。然而那些徒具宗教外衣,内心并不真信耶穌基督的人,卻要被趕到黑暗裏,永遠受痛苦!

 

當彼得的岳母被醫治以後,立刻起來服侍主耶穌。這是我們應當效法的榜樣。若我們真得著了主耶穌的恩典,怎能不發出感激之心呢?怎能不願意起來服侍呢?

 

17節是這一段的總結:主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,擔當我們的疾病。

聯係我們剛剛讀的《創世記》22章,主耶穌耶和華以勒,就是神在山上為我們預備的羔羊,他來要代替我們的軟弱,賜給我們新生命的能力,使我們在主的國度裏為他奔跑不困倦,行走不疲乏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8日 讀經概要

1月8日

創19-20;太7章

 

19章: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灭亡和罗得家庭得救。

从救赎史的脉络看19章时,重点不在于灭亡,而在于拯救。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灭亡与洪水审判一样,是末日审判的预表。主耶穌論到末日審判,說,“又好象罗得的日子;人又吃又喝,又买又卖,又耕种又盖造。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,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,把他们全都灭了。人子显现的日子也要这样。”(路 17:28-30)

但是慈悲的神有拯救人类的计划。圣经说:“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,我们早已象所多玛、蛾摩拉的样子了。”(罗9:29)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,所以我们才有指望。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正是这个,“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。”(创 22:18)

 

天使催逼羅得帶著家人快快離開這個將亡城,可是羅得卻遲遲不走。天使拉著他們的手將他們領出,對他們說:逃命吧!不可回頭看。可是,羅得妻子偏偏要回頭,結果變成鹽柱,如同一个纪念碑,向世世代代的人昭示“爱世界的人都要如此。”主耶穌警告我們說:“你们要回想罗得的妻子。”(路 17:32)

 

羅得是一個失敗的義人,落到羞恥、可悲的下場。這難道還不足以喚醒我們嗎?我們還在貪愛世界嗎?今天,又有多少人仍在這個將亡城中醉生夢死,對將要來臨的末日審判渾然不知,有誰為他們代求並呼喊他們逃出來呢?

 

創20章

创世记20章是令人失望的一章。

亚伯拉罕突然从一个屬靈高峰跌落下來。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。但事实上,人就是这样不可靠。我們不知道亚伯拉罕爲何离开迦南地,来到非利士的基拉珥。但神讓我們清楚的看見一件事:只要一离开应许之地,就陷入试探中。甚么时候不看着神立刻就会下去,甚么时候把眼睛放在人的身上,放在环境里,立刻就会下去。神把亚伯拉罕整个属灵成长的过程这样清楚的记下来,目的是叫我们也懂得不要让眼睛偏离神。

 

我們不但要看見亞伯拉罕的失敗,更要看見神施恩的手,看到神如何保護亞伯拉罕和撒拉,保證他的救贖計劃得以完成。

 

神呼召亞伯拉罕的目的是藉著他的後裔生出救主基督。但這個計劃常常面臨危機。在12章,撒拉差點被埃及法老奪去,這次又差點被非利士王奪去。這固然是因爲亞伯拉罕軟弱的緣故所致,但背後更大的原因是撒但的陰謀,它想摧毀神的計劃。還記得《創世記》3:15的預言嗎?蛇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要彼此為仇,但最後,女人的後裔必然得勝,要擊敗魔鬼的頭。在危機關頭,神總是會及時出手搭救。

 

正如保羅所説:“我們縱然失信,但他仍是可信的,因爲他不能背乎自己”(提后2:13)。讓我们在這位信實的神面前俯伏敬拜!

 

 

馬太福音 7章 要我們嚴肅地面對終極的審判。

當我們讀經的時候,要始終在福音裏讀,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下去讀,要時刻意識到,經上每一句話都是引領我們歸向耶穌基督,住在他裏面,與他聯合,才能活出神所喜悅的生命。

 

主說,不要論斷人,爲什麽呢?因爲我們正在被那位至高的神判斷。站在終極的審判臺前,面對神的絕對公義的判決,人的互相論斷就顯得多餘,且常常是虛妄的。

 

終極的審判官只有一位,就是那位頒佈律法的神,只有他能救人也能滅人。我們是誰,竟敢論斷別人呢?(雅各書4:12)

 

當我們不再被論斷的靈轄制,我們的心就自由了。

保羅掌握了這個秘訣,他說:我被你們論斷,或被別人論斷,我都以爲極小的事,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。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,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,但判斷我的乃是主。所以,時候未到,什麽都不要論斷,只等主來,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,顯明人心的意念。那時,各人要從神那裏得著稱贊。(林前4:3-5)

 

這是真智慧。求主也將這屬靈的智慧賜給我們!

主在接下來的經文教導我們,要把眼光轉向自己和神之間的關係,要更徹底地審視自己的人生根基是否穩固,是否行走在天國的窄路上,是否結出了好果子,是否能被神所認識,是否能經得起將來終極的審判?

 

讓我們再一次謙卑聆聽天國君王自己的訓誨:

凡稱呼我“主啊,主啊”的人,不能都進天國;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,才能進去。

主啊,憐憫我們,拯救我們脫離虛假的信心,保守我們常在你的愛中,直到永生!阿們!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7日 讀經概要

1月7日

創17-18章;太6章

親愛的弟兄姊妹,早安!今天是1月7日。何等喜樂,我們可以一起來讀主的話語。

我們先來禱告:

親愛的主啊,我們需要你的話語,就像需要飲食一樣,我們需要你的同在,就像需要呼吸一樣。求你再次教導我們,光照我們,使我們的道路可以亨通!奉主耶穌的的求,阿們!

 

今天要的經文是《創世記》17-18章;《馬太福音》6章。

 

創17章 包括兩件事:(1)神與亞伯拉罕再次立約,並用割禮做記號;(2)神應許撒拉明年必生一個兒子

我們注意到,16章結尾処,亞伯蘭年86嵗。17章開始,亞伯蘭已經年99嵗。時間已經過去13年。這13年似乎是一個空白期,神沉默了13年。但神仍是信實的,不會永遠把他放在一邊。在亞伯蘭年紀老邁,似乎絕望的時候,神第五次向他顯現,並向他啓示自己的新名字:全能的神。神是創造自然規律的神,也是超越自然規律的神,在人看爲不能的事上,在神凡事都能。

神與亞伯拉罕立約說:

 “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,國度從你而立,君王從你而出。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,作永遠的約,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。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,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,永遠為業。我也必作他們的神。“

這次立約比12章1-3的應許更加具體、全面,提到了國度、土地、君王、後裔。但這個約中最值得關注的還不是這些,而是“神要做他們的神”。 這是聖經中最大的應許!

所有其他的應許和福氣都是建立在這個應許之上。事實上,神的救贖計劃就是要得著一批屬於他的百姓,把他們都帶到新天新地,那時“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,作他們的神”(啓21:3)。

 

關於割禮,我們要留意兩點:(1)受割禮本身不是約,而是立約的外在記號。割禮要表明的屬靈含義是,人要與舊生命隔絕,活出新的生命。(2)新約的信徒不再需要受割禮,因爲我們已經在基督裏受了屬靈的割禮,“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,乃是基督使你們脫去肉體情欲的割禮(西2:11)。

創18章 神親自造訪亞伯拉罕的家。

神這一次向亞伯拉罕顯現,極其獨特。這是舊約聖經中最美的圖畫之一。自從亞當墮落以後,這可能是神第一次如此親密地與人同在,像朋友一樣與亞伯拉罕交談。

從時間上說,17章和18章應該發生在差不多一個月之内,因爲這兩章都提到“明年這時候”撒拉要生一個兒子。

這三位客人,似乎是突然出現在亞伯拉罕的對面。亞伯拉罕不但是大有信心的人,也是滿有愛心的人。他抓住機會,熱情地款待客人,完全不顾天气炎热和百岁的身体。正如希伯來13:2說的,“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”。這三位客人,有兩位是天使,另一位其實是神自己,以人形顯現。神暫時作了亞伯拉罕客人,將來在天上,神將以主人的身份永遠款待亞伯拉罕。有時,神也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身份來找我們,試驗我們的信心和愛心。

 

神這次造訪,是要帶來兩個重大的消息:一個是恩典的好消息,神再次應許撒拉要懷孕生子;另一個是審判的壞消息,罪惡之城所多瑪將要滅亡。這種恩典和審判的雙重啓示,使我們聯想到基督的再臨。當基督再臨,對接待他的人是歡喜快樂,對拒絕他的人卻是痛苦悲傷。

 

當亞伯拉罕聽見所多瑪要滅亡的消息后,他馬上迫切地為這城裏的人代求。他以一種驚人的膽量向神祈求。這種膽量來自對神的公義和慈愛的確信,也來自對人靈魂的愛。弟兄姊妹,我們的禱告生活如何呢?有沒有在為失喪的靈魂迫切代求?

 

 

馬太福音6章,主要教訓是:天國子民要關注内在生命,學習在内室裏與神交通,做一個隱藏的人。這是與世界的價值觀完全相反的。我們的老我愛慕虛榮,喜歡得到人的掌聲和稱贊。施捨,奉獻,服侍,禱告,禁食,這些屬靈的事情,都可能成爲表演的舞臺。我們要省察自己的内心!主耶穌在這裏就是要治療我們這種弊病。他告訴我們,賞賜只能有一次,如果得到了人的賞賜,那麽就得不到神的賞賜。請問你要得哪一個賞賜?

6節,你禱告的時候,要進你的内屋,關上門,禱告你在暗中的父,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

内屋比喻內心與神交通的隱秘之處。哪裏能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,把世界關在門外,那裏就是内屋。我們在暗中的禱告,主必然察看,并且報答。問題是,我們在暗中的禱告,經得起父的察看嗎?

 

9-13節,稱爲“主禱文”,是主亲自给我們一个以天父为中心的祷告示范。当我们祷告「我们在天上的父」的时候,要省察自己有没有站在蒙恩的兒女的地位上向父祷告,有没有对天父的爱慕和敬畏,有没有与其他弟兄姊妹有「互为肢体」的感觉?

 

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。

願祢的國降臨;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
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不叫我們遇見試探;救我們脫離凶惡。

因為國度、權柄、榮耀,全是祢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6日讀經概要 創14-16;太5:17-48

1月6日

創14-16章;太5:17-48

禱告:

主啊,今天,我們再次打開祢的話語,求祢使我得聽祢慈愛之言,使我知道當行的道路(詩143:8)。

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
14章記載了聖經中的頭一次戰爭。大概發生在亞伯蘭離開哈蘭9年後,在他84歲那年。死海周圍的5王聯盟,因為反抗東方的4王聯盟。結果,這四王居然長途奔襲1000多公里來攻打迦南地。我們要看見的是,實際上是神要藉此機會造就亞伯蘭。讓亞伯蘭學習在信心裡面支取神的能力,靠著神得勝仇敵。

另外,亞伯蘭並非什麼都沒有做,相反,他在平時就做好了準備。他下功夫訓練了318位壯丁。我們不知道神會在什麼時候呼召我們去完成艱鉅的任務,所以,我們也當平日接受主的訓練,在真理上紮根,隨時回應主的呼召。

在這場戰爭中,羅得也被擄去。神藉此事讓我們看見,人眼中看為美的不一定是美的。羅得把人眼中看為最美的所多瑪的土地要去了,但事實上那一些美是虛假的。羅得的貪戀,使他陷入網羅。他得到了財富,卻失去了自由和喜樂。

當亞伯蘭得勝回來以後,所多瑪王和撒冷王都出來迎接他。所多瑪王代表的是「罪惡之子」,撒冷王麥基洗德代表的是「平安仁義王」。他們一起出來迎接。亞伯蘭當如何面對他們兩人?

22-23節,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, 「我已經向天地的主,至高的神起誓,凡是你的東西,就是一根線,一根鞋帶,我都不拿,免得你說『我使亞伯蘭富足』」。

亞伯蘭信心的眼睛注目於「天地的主-至高的神」,他在財物、人情面前保持了警醒,看出「罪惡之子」的「好意」背後的真實用心。亞伯蘭所關心的不是財物,也不是自己的合法權利,而是神的榮耀不被人竊取。

15章

神第四次向亞伯蘭顯現,對他說「你不要怕,我是你的盾牌,我必大大賞賜你」。很可能,當亞伯蘭打敗基大老瑪後,心裡有後怕。神就安慰他。有神做我們的盾牌,我們還怕什麼呢?希伯來13:6 主是幫助我的,我必不懼怕,人能把我怎麼樣呢?

然而,亞伯蘭最害怕應該是沒有孩子,沒有人承受他的產業。其實,神早已預備。於是領他觀看天上的星,應許他的後裔將要如此之多。奇妙的是,亞伯蘭立刻相信神的話,不再疑惑。他信神,因此就成為「因信稱義」的榜樣。我們今天也是如此,因著信神所賜的耶穌基督,就被稱為義人。

9-21節,為了堅固亞伯蘭的信心,耶和華神舉行了立約的儀式。這個約是流血的約。祭物都被劈成兩半,神藉著「冒煙的爐和燒著的火把」走過祭物,表示神親自承擔這約的責任。這使我們想到主耶穌以自己的身體與我們立新約,使我們在祂裡面得生命。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,在基督裡都是“是的”,永不落空(林後1:20)。

16章

「人非有信,就不能得神的喜悅。」(來11:6) 神要完全得著亞伯蘭,成為信心之父,使地上萬族都因他蒙福;他的信心必須經過試驗,並且忍耐到成功,才見神旨成全(雅1:3-4)。但亞伯蘭和撒萊在迦南寄居已整整十年,依然沒有兒子,長期的等候,未免失去信心。撒萊見自己日漸衰敗, 於是出主意,照異邦人的風俗,將使女夏甲給丈夫為妾,可從她得兒子。亞伯蘭接受了人的意思,隨從肉體的行動,結果導致家庭不和,後代長期陷入戰爭。

夏甲也代表我們的舊人, 不肯服神的律,不肯在主母手下謙卑聽命、受對付,逃到曠野,最終還是被神的使者追上,不得不回去,繼續服在主母手下,謙卑遵命。彼前 5:6說,你們要自卑,服在神大能的手下,到了時候,他必叫你們升。

本章教訓我們:不要看環境,不要看自己,只憑信心,抓住神的應許,忍耐等候到底,必看見神的榮耀和復興。

接下來我們讀《馬太福音》5:17-48

這一個段落的關鍵字是:成全和完全。 17節,主耶穌來是要成全律法。 48節,主耶穌要我們做完全人,像天父完全一樣。

主耶穌來成全律法,祂在生活上遵行了律法的一切要求,並且藉著替我們死在十字架滿足了律法的公義要求。

耶穌要求我們的義要勝過法利賽人的義。因為法利賽人只是表面上遵行律法的規條,但內心卻不愛頒布律法的神。請留意,律法指向的是頒布律法的神,律法的條文背後是那位充滿慈愛、恩典,聖潔、榮耀的神。我們遵行律法的根本原因是心裡愛神,想要討祂的喜悅。同時,也可以說,律法的條文裡包含著具有神的形象的人。我們遵行律法的要求與人相處,是因為我們心裡愛別人。因為愛,我們不殺人,不恨人,不姦淫,對配偶忠誠,不說謊,不誇大其詞,甚至能愛仇敵。這都是因為心裡有從神來的愛。神的愛使我們完全。神的愛在哪裡?在基督裡。若我們在基督裡,聖靈就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(羅5:5)。

主耶穌啊,此時我多麼渴望住在祢裡面,渴望被天父的愛充滿!如此,我才能學習做完全人。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5日讀經概要 創11:9-13:18;太5

1月5日

創11:10-13:18;太5章

 

《創世記》這幾章的主要内容有:

第一,11:10-26,記錄了閃的後代,從閃到亞伯蘭,總共10代。我們留意到人的壽命在逐漸縮短,這是罪導致的咒詛的結果。

另外,這個家譜到了亚伯蘭就停止了,表示從亞伯蘭開始要進入新的時代。

從整卷《創世記》的結構來看,從第1章到11章26節爲止,算是一個大的段落,屬於上古時代的歷史,記載了四件大事:創造天地(1-2章);人的墮落(3-6章);洪水審判(7-10章);巴別塔事件(11章)。

接下來,將進入新的篇章,一直到50章,就是所謂先祖時期,也可以稱爲聖約子民的歷史。主要包括亞伯拉罕,以撒,雅各和約瑟的事跡。

 

第二,11:27-32,記錄他拉的後代,其主要目的是要説明亞伯蘭的出身背景:

1. 他的父親是他拉。根據《約書亞記》24:2,亞伯蘭的父親他拉本來是住在“大河那邊侍奉別神”,可見,亞伯蘭本來活在黑暗裏,是神親自選召他,領他進入光明國度,正如我們今日的基督徒一樣。

2. 家鄉在迦勒底的吾珥。根據考古發現,吾珥城是當時的繁華大城市,可類比今日的洛杉磯。她雖然富足,在屬靈上卻是貧窮的、瞎眼的,因爲該城的人崇拜的是偶像月亮神。

3. 妻子撒萊不生育,沒有孩子。這一點特別重要。在人看來,這是亞伯蘭遇見的難處;然而,這卻是神刻意安排的施恩的平臺,爲了要使亞伯拉罕的真後裔不是從血氣的、不是從情欲生的,也不是從人意生的,乃是從神生的(約1:13);同時也是要塑造亞伯拉罕成爲信心之父。

弟兄姊妹,求主幫助我們,讓我們在當前的難處中以信心的眼睛看見神的美意。

4. 他拉帶著亞伯蘭出了吾珥,但是中途停在了哈蘭,沒有進入迦南地。這是亞伯蘭蒙召的第一段旅程。根據使徒行傳7章2-3,亞伯蘭在吾珥的時候,榮耀的神向他顯現。很可能的是,亞伯蘭把所領受的異象告訴了父親,説服父親一起去迦南地。很可惜,他拉中途停下來了;亞伯蘭也跟著停下來了。许多信徒顺从神只顺从一半,停在半路上。

感恩的是,神所愛的就必愛到底,神將要第二次呼召亞伯蘭,離開哈蘭,繼續前進,直到進入應許之地。這就引出了下一章的内容。

第三,12章上半部分,神再次呼召亞伯蘭,并且賜下一個偉大的應許,一個榮耀的應許,這應許貫穿整個救贖歷史,直到成就在新天新地。神說:“我必叫你成爲大國。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,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與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”

這個應許中包括:國度,福氣,榮耀。

這是救贖歷史的里程碑,在後續的讀經過程中,我們會不斷地回顧這一個應許。例如,我們曾經讀了馬太福音1:1,耶穌基督的家譜追溯到亞伯拉罕,是因爲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通過耶穌基督實現了。

我們要留意,不要把今天的以色列人看作是亞伯拉罕之約的承受者。現今的以色列人絕大部分其實是在亞伯拉罕的應許以外,因爲他們還在拒絕耶穌基督。誰能承受這應許呢?保羅在《加拉太書》2:7說,那以信為本的人,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。14節說,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。

在亞伯拉罕身上,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,歸結為一點就是“信”:信神的話語必成就!

希伯来书11章讲到亚伯兰遵命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往哪裏去,但他信神的應許,就凴信心跟上去。

弟兄姊妹,今天你跟上神的脚步了嗎?我們不知道今年神會把我們帶到什麽地步,但知道神藉著教會呼召我們要在真理上扎根,要在一年的時間裏讀完一邊聖經,你願意跟上嗎?來吧,不要停留在原地,跟上來,主必賜福!

第四,12章下半部分,我們也看到亞伯拉罕的信心也有軟弱的時候。他面對饑荒,下到了埃及,在埃及因著懼怕的緣故就撒謊了,置妻子與危險境地。感謝神,在危機時刻出手相救。

第五,13章,亞伯蘭又跟上來了,他的信心恢復了。可以看到,他什麽時候筑壇親近神,什麽時候就剛强。面對家族内部的衝突,亞伯蘭表現地極其謙卑、寬容。他選擇捨棄自己的利益,甘願成全他人。而這樣的捨棄,其實反而得著更大的祝福。正如主耶穌所説:反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(太16:25)。相反,羅得呢,隨著肉體所喜好的去行,漸漸遷移到了罪惡之城。後面我們將看到,這給他的一家帶來何等大的虧損!

求主擦亮我們屬靈的眼睛,看見神在基督裏賜給我們的豐盛的產業,是遠超這世上的一切榮華富貴。求主加添我們力量,以充足的信心緊跟主的脚步,花時間築起禱告的祭壇,讀經的祭壇!

 

太5章 登山寳訓,君王頒佈國度的律法

前面曾經提到,馬太福音裏有主耶穌的五大講論。5-7章的登山寳訓,是第一個講論,要点是:天国君王来到世界亲自宣讲律法,要求听见的人认出他的身份,并且做出正确的回应,以律法的本意,彻底遵行上帝的旨意。

首先要意識正在向我們説話的是神自己。如果神藉著摩西所傳的律法,我們尚且應當遵行,那麽,神親自來宣講,我們就更當存著敬畏的心聽從。

其次,要意識到,這律法是關乎我們永恆的命運:進天國或者下地獄。主耶穌嚴肅的說:“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,不叫全身下入地獄”(30節)。你有把主的這話當真嗎?

第三,主耶穌對舊約律法做了徹底的詮釋,使我們更深刻地知罪。他説“凡向弟兄動怒的,難免受審判”,“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,就是犯了奸淫”。面對如此聖潔的要求,我們無處躲藏,只能謙卑地認罪悔改,尋求主耶穌的救贖。

 

主啊,你是何等聖潔、威嚴,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;面對你的聖潔的律法,我承認自己是一個罪人。主啊,你又是何等的憐憫,你來到世界就是要尋找拯救我這個失喪的罪人。感謝你,我的救主,你為我成全律法,代替我死在十字架上。如今,我活著不再是我,乃是你在我裏面活著。你所愛的,就是我所愛的;你所走的道路,就是我所走的道路。

Read More
A. N. A. N.

1月4日 讀經概要(創9-11:9;太4)

1月4日

創9-11:9;太4章

創9章 神与挪亚立约

1-17, 神與挪亞立約:不再用洪水毀滅世界,並以彩虹為立約的記號

18-23,挪亞醉酒

24-29,挪亞對後代的預言

我們在《創世記》第2章提到,神是與人立約的神。神在約中向人施恩,人在約中要順服神的命令。

在本章,神與挪亞立的約是“保全生命之约”,神應許在末日審判以前,不再用洪水毀滅全地。如果没有神所立的保全之约,历史上像挪亚洪水之样审判不知要发生多少次,人类也早已不存在了。

爲了提醒人,神是信實的,是守約的,神就設立彩虹為立約的記號。因此,當你下次看見彩虹時,你要想到什麽?第一,神的寬容,給人存留悔改的機會。“看哪!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,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。”(林后 6:2)

第二,神的寬容不是無限的。神曾給挪亞時代的人120年時間來悔改,但時候到了,神不再寬容。“神也没有宽容上古的世代,曾叫洪水临到那不敬虔的世代,却保护了传义道的挪亚一家八口;”(彼后 2:5)神怎样不再宽容上古的世代,神也要怎样对待现今的罪恶,必施行公义的审判。

另外,如何理解挪亞酒醒以後向三個兒子說的一番話?首先,這不是挪亞隨自己私欲而說的話,而是在神的感動下説出的預言,指出三個兒子的後代將來要發生的事情。“迦南当受咒詛,必給他弟兄做奴僕……愿迦南做闪的奴仆“,这话在约书亚时代就应验了。神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,征服他们,使他们做奴仆。

神祝福閃的後代,這指的是神要從閃的後代揀選他的子民,從11章我們知道亞伯拉罕就是閃的後裔。

神使雅弗擴張,並要住在閃的帳篷裏:在第10章我們可以看到雅弗的後代大體上涵蓋現今印歐語系族群(歐美國家)的範圍,他們占據了世界大部分土地。并且他們住在閃的帳篷裏,指的是得到了閃的後裔的屬靈祝福,具體而言,就是他們得到了耶穌基督的福音好處。

 

10章 列國族譜

本章可稱爲列國族譜,列舉了洪水以後的70個邦國。70是表示完整數字,代表當時的所有國家。本章的目的是告訴我們,現今的人類都是從挪亞的三個兒子繁衍下來的。

2-5節,雅弗的後代;

6-20節,含的後代;

21-31節,閃的後代。

雅弗的後代大致對應印歐國家;含的後代大致分散到非洲;閃的後代分散到中東地區和阿拉伯半島。

在含的後代中有一個特別的人物:寧錄。他是英勇的獵戶,是英雄之首。英勇原文的意思是“暴君“”梟雄“,表示他用武力征服奴役別的民族。而寧錄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“我們造反吧”。我們可以把他和第四章中的該隱、拉麥聯係起來,都具有蛇的後裔的特徵:悖逆神,狂妄自大,凶狠殘暴。他從古實出來,占領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部,建立了巴別等國家——巴別就是巴比倫的前身。他後來又向北推進,建立了尼尼微大城,就是後來亞述的首都。這些國家在人類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古文明帝國,輝煌一時,但今天他們在哪裏?早已烟消雲散。神所看重的不是「英勇的猎户」,神所要的是敬畏神、寻求神、与神同行的人。在撒母耳記上2:3 人不要誇口說驕傲的話,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語;因耶和華是大有智識的神,人的行爲被他衡量。第10說,與耶和華爭競的,必被打碎;耶和華必從天上以雷攻擊他,必審判地極的人。

 

11章1-9節 巴別塔事件,人的建造和神的拆毀(人的傲慢和神的審判)

從時間次序看,巴別塔事件應該穿插在10章的中間,可能是在10:25之後,“希伯生了兩個兒子,一個名叫法勒(就是“分開”的意思),因爲那時人就分地居住。“ 因此11章是補充説明,人類是如何分散到全地的。

自從挪亞出了方舟以後,先是在亞拉臘山地區生活,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一帶,再往東遷移,就到了示拿平原,也就是巴比倫平原,今天的伊拉克一帶。他們要在這裏建城和塔,目的是建立全人類的大一統中心。這是違背神的心意的。神起初造人是要人遍滿地面,而不是聚集在一起。并且他們聚集起來的目的不是敬拜神,而是向神炫耀自己的榮耀,傳揚自己的名。如果神不阻止他們的計劃,罪惡的力量就會聚集起來,人類將很快面臨再次的毀滅。但當人類分散以後,罪惡的力量就被削弱。人類大團結的烏托邦思想,是違背神的心意的。因此,神變亂人類的語言,使人分散居住,是給墮落的罪人的一種恩典,可以抑制罪惡的蔓延。

但是,當罪人在基督裏重生,進入恩典的國度以後,就可以期待在新天新地裏聚集在一起合一地敬拜我們的主,因爲那時再也沒有罪了。啓示錄7:9-10 約翰看見有許多人,沒有人能數過來,是從各國、各族、各民來的,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,身穿白衣,手拿棕樹枝,大聲喊著說:願榮耀歸於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,也歸於羔羊!

 

馬太福音4章 天國君王戰勝黑暗之王,要開始他的統治

1-11節,主耶穌受魔鬼的三次試探,每次都用神的話語擊敗魔鬼

12-17節,主耶穌開始在加利利地區傳道,發出和施洗約翰同樣的信息:“天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!”

18-22節,主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呼召四個門徒:彼得、安德烈、雅各、約翰

23-25節,主耶穌走遍加利利,傳福音,並醫治各樣疾病,趕出汙鬼,擊敗魔鬼的權勢

主耶稣为何要受试探呢?是爲了與我們認同,凡事体恤我们的软弱。“祂凡事该与祂的弟兄相同,为要在神的事上,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,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。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,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。”(来2:17-18)

主耶稣在三次试探中,都是用经上的话抵挡了仇敌。主給我們做了完美的榜樣,他熟悉圣经,用圣经中的话,抵挡撒但的所有试探。所以我们也要勤读圣经,把主的話藏在心裏。主耶稣也常常与父神保持亲密的祷告交通,顺服神的带领,完全活在神的旨意。主耶稣胜过撒但的试探,为我们开创了一条胜利之路,让我们可以跟随祂的脚踪行。

弟兄姊妹,请问:最近你记住多少主的话?花了多少时间祷告与神交通?

亲爱的主, 祢曾亲身受试探, 祢能体恤我们的软弱; 祢既已胜过试探,也是为着我们而得胜。 因此,得胜的主,求祢时刻保守我们, 「对撒但总是说: 『不』,对父神就说:『是』!」帮助我们靠祢的话语,无论面对甚么威胁、引诱,都得胜有余。

詩歌【我對撒旦總是說不】

一      我對撒但總是說:『不』,我對父神就說:『是』!

好叫我主所有部署,全得成功不受阻。
當我這樣聽主號令,求主賜給我權柄,

使我滿有能力聖靈,成功主永遠定命。

 

二      我對撒但總是說:『不』,我對父神就說:『是』!

這個是我永遠態度,求神施恩加保護。
不然當我實行順服,撒但就要攔去路;

當我正在聽你吩咐,主耶穌,求你看顧!

 

三        我對撒但總是說:『不』,我對父神就說:『是』!

我願完全絕對順服,不論將受如何苦。
當我與主同前時候,主若肯拯救保守,

無論甚麼威脅、引誘,不會使我一回頭。

 

Read More